发表时间: 2025-02-03 21:58
教育孩子,总以为要等到他长大才会懂事。然而在《觉醒》中,爸爸妈妈的一次离家,就让小乔恩觉醒了。
爸爸妈妈没有离家之前,他非常调皮。在后院造船,在房间里玩枪战,用膝盖跪在地上乱爬等等。甚至下个楼,自己居然都想出了5种方式。
但是在爸爸妈妈临回家之前,他突然觉醒,为了爸爸妈妈变得安静听话。
书的开头是一个小男孩站在楼梯的扶手那里,思考用哪种姿势下楼:
先四阶,快到底时下五阶?老套!
顺着扶手?但以哪种姿势呢?脸向下,脚朝前?更老套了!
肚子贴在上面,侧身向下?不值一试!
仰面躺着,双手垂向两边?这样不行!
或是脸向下,头朝前,用一种少有人知但他却熟悉的方式?
这些姿势我们没做过,但都有小乔恩的评语,说明他经常这样干,连下个楼梯都是花样百出。
但是一想到妈妈要回来,他觉得以前用过的下楼方式很傻,还是用最传统的方式一步一步走下楼梯。
在这之前,他还偷偷摸摸地去爸爸妈妈的房间转了转,甚至打开妈妈的衣柜嗅了嗅,回味了妈妈的味道。
他甚至还恢复吩咐佣人贝拉准备点心,要在花园边吃边等父母。
平时他根本不会这样。这是因为父母快回来了,他想让他们看见自己乖乖的样子。
孩子的成长就是一瞬间的事,有时候我们还没注意,他已经突然长大。
觉醒后的小乔恩,有很多细节都和往常不一样:
比如他期待见到父母时的反应。
汽车嘟嘟声一响起,小乔恩身体瞬间欢呼起来:不知道自己应该在门廊等,还是在房间等。在房间等,再冲向父母,可以给他们一个惊喜。
然而还没考虑好,爸爸妈妈已经过来。小乔恩跳进了爸爸的怀里,还跳上妈妈身上,双腿钩在妈妈背后,紧紧地抱着她。
再比如说他们一家三口在橡树下吃果酱时,小乔恩注意到妈妈身上的美:
妈妈的脸颊乳白细腻,暗金色的头发里有银色的丝线,喉颈间没有像贝拉那样长着一个结,咽东西的声音很轻,他还注意到妈妈的眼角上有几条细纹,眼睛下面有一块黑晕。
白头发,细纹,甚至黑眼圈都是变老的象征,但是在小乔恩眼里,妈妈的这一些特点都非常漂亮,超过了他见过的所有女性。
他和爸爸谈过话,迫切想去找妈妈的场面也很生动。
一开始他还装模作样,不急不忙走,后来就匆匆匆忙,好弥补耽搁的时间。
寥寥几句就把小男孩迫不及待见妈妈的心情描绘了出来。
名著之所以是名著,我们读了也会有很多启发。
比如大人读了这个故事,会明白爸爸妈妈用语言表达爱,能让孩子充满信心。
临睡前,小乔恩悄悄问妈妈爱不爱自己。
妈妈说:“我爱很爱你,宝贝。”
小乔恩问:“一直如此?”
妈妈回答:“一直如此。”
然后小乔恩又加了一句:“比我想象中还要多?”
得到肯定回答后,乔恩放下心来,又加了一句:“我也是,这样我们就平起平坐了。”
做完这一切,乔恩产生了一股豪迈的英雄气概。书中说这些在他曾经看过的英雄人物兰马洛克爵士、迪克·尼达姆、哈克·费恩身上才有。
妈妈用语言表达爱,才让孩子自信,强大。我们也应该不吝啬语言,日常多向孩子表达爱。说不定孩子也会因此改变。爱会让人产生力量,无论是对大人,还是小孩。
小乔恩睡不着的场景也特别有画面感。
他刚见到爸妈,兴奋得睡不着,于是躺床上观看战车、刀剑、长矛在外层毯子上进行的战斗。
战斗是他想象出来的画面,战车、刀剑和长矛也是毯子上立着的绒毛,被光照之后在乔恩眼睛里幻化出来的。
我们睡不着的时候,也会想象各种画面。这些细节读起来,特别亲切。孩子如果写作文,这些语言也能用上。
我们总以为觉醒是一件重大的事情,没想到在作者的笔下,大人的一次离家就能让孩子得到成长。教育孩子,果然急不得。
《觉醒》是《诺奖作家给孩子的阅读课》一书中的一个故事。这本书精选了数个诺奖作家的作品,再加上编者的解说,可以帮助孩子成长,建立乐观、坚韧不拔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