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2-06 15:18
资料来源:
1.王景锐,段可欣,黄俊杰,等.基于“两寒相感,枢机不利”论治肺结节[J].中医杂志,2024,65(23):2487-2491.
2.杨明月,徐小鑫,冷孟桐,等.“治未病”思想与肺癌防治[J].河北中医,2024,46(11)
3.堵红群,李岳阳,崔方正,等.基于多维度融合的肺结节分类算法[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24,41(11):1428-1436.
2018年,杨伟民46岁了,是一家建筑公司的施工主管,烟盒和打火机是他的标配,在裤兜里从未缺席。每当工作压力大时,杨伟民就会点上一支烟,靠深深吸一口尼古丁来舒缓情绪。妻子多次劝杨伟民戒烟,虽然他每次都笑着答应,但转身又会点燃一支。慢慢地,烟草似乎成了他唯一舒缓压力的方式...
7月20日,这天杨伟民正在工地检修设备,他刚弯下腰却突然感觉胸口闷得厉害,就连呼吸也变得急促。杨伟民赶紧站起身扶着墙壁缓了一会儿,喘了几口粗气后胸闷感才稍稍减轻。虽然杨伟民有些纳闷,但他认为应该是最近工作太累的缘故,于是很快把这事抛到了脑后。
接下来一周,杨伟民开始出现轻微的咳嗽症状,一开始只是偶尔清嗓,后来慢慢变成了持续的干咳,咳起来总觉得嗓子里像有什么东西卡住了一样。直到8月14日,这天晚上杨伟民正在家里看电视,嗓子却传来一股熟悉的瘙痒感,接着他便开始不停地干咳,咳得他面红耳赤,就连前胸都有些隐隐作痛。杨伟民怀疑自己是感冒了,于是连忙下楼去药房买了一些感冒药和止咳糖浆。
变故发生在9月5日,这天早上杨伟民刚起床,却忽然感觉喉腔像卡了一个小石头似的,就连声音也变得非常沙哑。由于着急上班,杨伟民强忍着不适灌下去了大半瓶止咳糖浆,喉咙这才凉爽许多。时间很快到了晚上,杨伟民在睡梦中被一阵剧烈的咳嗽惊醒,他连忙从床上坐起来,却发现胸口传来一阵刺痛感,痛得他额头直冒冷汗。杨伟民终于意识了病情的严重性,穿上衣服就连夜去了医院。
到急诊后,根据杨伟民的症状,医生开了血常规、肝肾功能、肺部CT等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达到15.3*10⁹/L,提示炎症感染;肺部CT显示肺内有散发实变影,提示肺泡内有炎性渗出;值得注意的是,肺部CT还显示杨伟民的右肺下叶存在一个磨玻璃样结节,直径约7mm大小,边缘略微毛糙。综合检查结果,杨伟民被确诊为肺炎并有肺部结节。
肺结节是指肺部影像检查中发现的直径小于3厘米的局限性病灶,多数为直径小于8毫米的小结节。它可能是良性病变,如炎症、结核或错构瘤,但也可能是病变的早期信号。结节的形态、边缘、密度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性质,例如毛刺状边缘或伴有磨玻璃影的结节需高度警惕癌变可能。
看着手里的检查结果,杨伟民有些摸不着头脑,他疑惑的问道:“医生,肺部结节是什么?严重吗?我这是肺炎还是肺结节出现的毛病?”了解完杨伟民的生活习惯后,医生耐心地解释道:“从目前的检查结果来看,你应该是肺炎带来的炎症反应。但是我必须要提醒你,虽然目前你的肺结节只是良性结节,但是如果你继续毫无节制的抽烟,即使是良性肺结节也会有癌变的可能!”
听到医生的解释,杨伟民瞬间脸色煞白,他连忙问道:“我需要怎么做?我都听您的。”医生欣慰的点了点头,接着给他开了阿奇霉素、咳速停糖浆等药物医治肺炎,并嘱咐他一定要戒烟戒酒,清淡饮食,改变生活方式,有利于肺结节的恢复。
回家之后,杨伟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扔掉家里剩下的烟,他开始了艰难的戒烟之旅,虽然过程痛苦难熬,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除此之外,杨伟民开始坚持锻炼身体,每天早上他都会去公园晨跑半小时左右。就这样坚持了小半年,杨伟民的脸色肉眼可见的红润了许多,就连精气神也足了不少。而就在杨伟民渐渐放松警惕时,命运偏偏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2019年9月10日,这天中午杨伟民正在吃饭,突然却像是被食物呛到了似的,他开始剧烈咳嗽了起来,就连嗓子里也像是被塞了一块棉花似的。杨伟民赶紧从桌上抽出一张纸巾捂着嘴用力咳嗽,而让他大惊失色的是,咳出的痰液居然带着刺眼的红色!杨伟民看着那触目惊心的红色血迹,顿时心头一紧,连忙下楼打车去了医院。
到医院后,了解到杨伟民出现了咳血的症状,医生瞬间意识到了病情不容耽搁,于是迅速开了血常规、肝肾功能、肺部CT等检查,而检查结果却是让所有人都心惊肉跳。肺部CT结果显示肺部出现多个结节的阴影,边缘不规则,密度较淡,呈毛刺样,符合肺部病变的特征。
看着手里的检查报告,医生神情凝重的表示现在无法完全确诊,为了明确检查结果,需要做进一步的穿刺活检。三天后,杨伟民的结果出来了,显示为肺鳞状细胞癌晚期。更糟糕的是,检查还显示肿瘤已经通过淋巴系统发生了全身转移。
杨伟民看着检查报告上格外扎眼的“肺鳞状细胞癌”几个字,整个人都愣住了,只觉得脑海里一片空白,缓了好一会儿他才渐渐回神。而此时的杨伟民却是满脸愤怒,他竟是直接撕碎了检查报告,接着面红耳赤的质问道:“不可能!这肯定是误诊!我不是肺结节吗?怎么会短短一年就变成了肺癌?何况我去年查出肺结节后一直坚持锻炼,饮食清淡,就连烟酒都戒了,为什么肺结节还是癌变了?”
听着杨伟民近乎哽咽的声音,医生心里也是动容不已,连忙上前安抚他激动的情绪,但接着医生心里也不由得犯起了嘀咕:既然如此,杨伟民的肺结节为什么会迅速癌变?为了找到病变的诱因,医生又详细的询问了杨伟民这段时间的生活细节,终于是在两人的交谈中发现了端倪。
医生摇了摇头惋惜道:“唉,终究是无知害了你呀。并不只有抽烟、原发肺部疾病和职业暴露能够带来肺癌。肺癌的因素有很多种,而你恰恰忽视了最容易发现的这一种。你的情况虽然特殊,但也不是没有先例的呀。如果当时能早一点把这个情况说出来,完全是可以提前阻止的。正是你在这方面的疏忽大意,硬生生地把自己的肺结节拖成了肺癌啊!”
原来杨伟民的母亲早在十多年前也因肺癌去世,这意味着杨伟民可能存在肺癌家族史,而这种背景无疑让他处在危险境地。医生解释,家族中有肺癌病史的人,确实比普通人更容易患病。这是因为肺癌的发生不仅与外部环境有关,还受到遗传基因的作用。
肺癌的家族史往往意味着体内可能存在某些遗传基因的突变,这些突变可能让细胞更容易发生癌变。杨伟民正是可能从母亲那里遗传了与肺癌相关的基因突变,这些基因会干预细胞的正常分裂和修复,让细胞更容易积累问题,最终使得肿瘤形成。这些遗传基因不会直接带来癌症,但它们让患病变得更加容易。
杨伟民的生活习惯也可能是另一个重要原因。他回忆小时候家里总是烟雾缭绕,母亲吸烟,父亲也抽得厉害,而他长期处于被动吸烟的环境中。烟草中的致癌物质对肺部组织的伤害是累积的,哪怕确诊肺结节后来他不再接触烟草,这些伤害也已经在肺部留下了“痕迹”。
医生还提到,家族史的作用不仅仅是基因和环境,还有免疫系统的问题。有些人天生的免疫系统比较弱,无法及时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这样一来,癌变更容易出现。杨伟民平时工作繁忙,经常感到疲劳,却总觉得自己还年轻,没把这些不适当回事。其实,他身体的一些小症状早就暗示了免疫系统的“懈怠”。
家族史和生活习惯的叠加,让杨伟民走上了母亲的老路。肺癌的发生不是一夜之间的事,而是长时间内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基因让他比普通人更容易出问题,而吸烟、油烟、疲劳等环境因素加速了疾病的到来。
医生告诉杨伟民,虽然家族史不可改变,但健康管理和早期筛查可以大幅排除患病。如果能早些意识到家族史的重要性,像定期做低剂量胸部CT检查,戒烟戒酒,远离油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肺癌便很难发生。医生最后叮嘱他,也要提醒家中的亲人,特别是有家族史的人,更要关注自己的健康,别等到症状出现才重视检查。
杨伟民明白了,家族史并不是命运的判决书,但它确实是一种提醒。早点行动,注意健康,未必能完全阻止疾病的到来,却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和家人。医生的这番话,让他在沉重中多了一份清晰的方向。
(注:《回顾:46岁男子查出肺结节,1年后确诊肺癌,医生:无知惹的祸》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