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大全网

央视揭秘:夺命保鲜膜的致癌隐患

发表时间: 2024-09-11 14:40

央视揭秘:夺命保鲜膜的致癌隐患

文:斯文talk

编辑:斯文talk

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剩菜剩饭和保鲜膜这三个东西好像就是连在一起的,用保鲜膜包裹起来能让剩菜坏的不是那么的快。

保鲜膜的作用就是为了保证剩饭剩菜能更新鲜,它的好处也也很多的,物美价廉并且也很方便,不止是剩菜会用到保鲜膜。

但是这种便宜还方便的事情肯定会有自己不好的地方,比如不能加热,这些都是小事情,只不过有的保鲜膜是不能使用的。

使用错误的保鲜膜甚至可能会引发癌症,如果是对人体有危害的保鲜膜去接触剩菜,那对我们身体带来的后果更是不堪设想的。

保鲜膜含毒

其实保鲜膜可能有毒的这件事情在2013年的时候就已经被爆出来了,央视曾经曝光过:在北上广这三个大城市购买了十六种品牌的保鲜膜。

既然决定调查肯定是掌握了一定的线索,最后这十六中检查出来的结果也是令大家十分震惊,一共十六种保鲜膜,其中十五种都是不合格的。

可能这种结果是任何人都想到的,知道可能会有不合格的,但是能有这么多不合格的也是让人难以接受。

信息来源:央视网——有毒塑化剂或藏身保鲜膜 专家:选PE材质

市面上常见或者被经常购买的保鲜膜也不过几种,这次更是直接查到了十五种合格的,而且这种不合格的产品用到了塑化剂DEHA。

塑化剂也是被明令禁止不能出现在保鲜膜当中的,也有相对应的机器去检测塑化剂有没有超标,只不过低于0.05是没有办法检测出来的。

所有0.05成为了一个默认并且不能超过的东西,不合格的十五种保鲜膜,其中最少是超过了98倍,最高的更是高达472倍。

本来就是明令禁止不能添加的东西,而0.05也是默认的最低标配,最低超过98倍也并不算低了,我国对于保鲜膜加强关注还是因为日本和韩国。

在2005年时有媒体爆料日本和韩国的保鲜膜有致癌的风险,为了杜绝一切危害国人身体的因素,我国加强了对保鲜膜的管控。

信息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2005年食品安全六大事件

禁止使用塑化剂DEHA,有一种可以使用的是塑化剂DOA,其实这两种是不同的东西,但是有些人在看的时候只会看塑化剂,并不会仔细看后面的字母。

这也是很多商家为什么还试图在原材料上弄虚作假的原因,不仅如此很多超市和商家使用的都是PVC的保鲜膜。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多种PVC保鲜膜含有毒塑化剂

很多的专家也都对保鲜膜进行过分析:长期使用不合格的保鲜膜会造成人体的伤害,内分泌或者是生殖系统。

这种伤害对大人来说也是很严重的后果,更别说一些婴幼儿了,现在市场上依旧在售卖着很多不合格的保鲜膜。

并不是只有塑化剂是不安全的,还有双酚A,这个也是可以容易引发癌症的诱因。

正确的使用保鲜膜

市场上的保鲜膜便宜,并且还都是一大卷的,买一次能用好久,软软的也还是透明的,其实这种保鲜膜一般都是由四种材质组成的。

其他生物降解的材质,现在几乎全世界都在环保,几乎是每个东西的原材料都用上了更环保的材质,而保鲜膜就开始使用生物基或者生物降解的材质。

还有一种就是聚氯乙烯,讲的通俗一点就是PVC材质的保鲜膜,这种的大家一定听说过,因为这种一直备受大家的喜爱。

便宜、延展性也好,不止是普通家庭喜欢用,就连很多商场超市都用这种的,尤其是水果,几乎大部分人都喜欢用这种材质的保鲜膜。

但是这种保鲜膜的塑化剂本身就是不明确的,并且在高温下也是容易产生有害物质的,大家应该也不会带着保鲜膜去加热东西吧。

第三种就是聚偏二氯乙烯,就是PVDC材质的,这种的优点就是隔断性好,可以接受在微波炉里面加热,但是最高温度不能超过200。

只看这个保鲜膜的的材质就知道这个价格不会便宜,而保鲜膜作为消耗品,太贵的自然不是大家的首选,所以选择这种材质的人还是比较少的。

一共四种材质,以上的三种不是比较贵就是对人体的伤害容易造成危害,那么只剩下最后一种材质,就是聚乙烯。

聚乙烯又被称为PE材质的,这种也是经过专家认定安全的材质,只是这种材质也是有一点小缺点的,拉扯性没有那么强,很有可能一次用的有点多。

还有就是耐高温的事情,材质是安全的,在微波炉里面加热也是可以的,但是温度不能超过110度,不然会有熔化的现象。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保鲜膜油油的,有些人可能会觉得那时剩菜的所散发出来的油脂,随后他们便会将保鲜膜进行溶解。

但是这种情况是十分正常的,就像带着手套吃东西,手套明明没有烂,但是手上还是油油的,这种情况是很正常并且安全的。

那些被明令禁止的材质还有人在售卖,只能说他们能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对于这种情况我国也是一直在打击。

同时也是告诉大家,在购买东西的时候认真仔细的看下配料表,不管是什么东西,一旦出现意外都是关乎生命安全的事情。

结语

尽量不要带着保鲜膜加热东西,买这种东西也一定要在商店超市或者正规渠道购买,一旦出现任何意外能更好的解决事情的发展。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