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26 21:13
作者:摇铃铛
小某书有个妈妈发帖,看了心里暖暖的。
“今天同事给了一颗草莓,自然地就想到拿回家给娃儿。才发现以前以为的父母的自我牺牲完全就是骗局啊!这颗草莓能给我带来的快乐远不及给他的快乐。但是他的快乐和对我的爱,会带给我极大的情绪价值和满足感,完全是双赢。”
配图是一颗草莓,被塑料包装妥帖包裹。
我都能想象到孩子收到它的惊喜表情:妈妈居然给我带了一个穿透明裙子的草莓宝宝!
现在一颗草莓要多少钱,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小孩子的快乐真的很简单。
关了帖子,我回忆起上周带小咕噜出去吃烧烤。
原本他幼儿园都放假了,爷爷奶奶过来接他去乡下过寒假。他死活要第二天再走。原因是:我答应那天晚上带他去吃宵夜的。
九点,我们依约去了家楼下的烧烤店,小刘单独给他点了烤虾、烤香蕉、烤牛油,一瓶半橘子汽水。他摇头晃脑地越吃越兴奋,风卷残云全消灭光。
从烧烤店出来,他才苦着脸对我伸出双手:妈妈我肚子太撑走不动,抱抱我吧!我心一软。
我已经很久没抱过他了。
5岁半的他,对我来说有些沉,但我努力把肚子顶出去,好足以支撑他的体重。妈妈真是个神奇的生物啊,明明根本搬不起30多斤的桶装水,却能抱得动30多斤的小孩——好不容易把他挪到单元楼门口,我蹲下来亲亲他的脸。
收获爱和施与爱,互为反作用力。相信此刻,我俩心里都怀揣着同样鼓鼓囊囊的幸福吧。
以前我不知道,快乐也是会通货膨胀的。
年幼时,我们会因为和朋友在沙堆旁一起堆沙子而开心,父母下班带回来的一颗草莓而雀跃,不用早睡可以去外面吃烧烤宵夜而幸福。
以上都价格低廉,甚至不要钱。
长大了,我们能力越来越强,物质欲望却越来越多,快乐阈值也越来越高。几千块的礼物,几万块的旅行,几十万的车,上百万的房子……明明拥有的东西更昂贵,带来的快乐却稍纵即逝。
我在这个妈妈的帖子下面刷到,有个网友腆然写下评论——
“不知道能不能说,怕别人说我。我老公每天上班回来就会给我带东西,有时候是一个苹果,有时候是一颗紫皮糖,夏天给我带莲蓬,秋天是菱角,冬天会给我带板栗,看到路边有新鲜东西就会买回来给我吃,有一次给我带了一个他觉得很漂亮的银杏树叶。”
我很懂那句“不知道能不能说”。
现行网络风气下,确实是会不敢开口的。
“哟,又一个娇妻!都是些不值钱的小玩意,有什么好炫耀的?怪不得会被穷男人骗呢。”
这几年,很多人都试图告诉我们,人要自觉矜贵,就得嘲弄廉价。
吃了便宜饭,收了便宜礼物,你在别人的眼中就值这么多,不会有人再对你更好了。
不可否认,确实有想低成本占有、和空手套白狼的人,我也写文章骂过好多次。但同时也存在掏空心思,在生活各个边边角角凿下不昂贵的小惊喜想看你笑的人。
我们因为懒得分辨,干脆把爱标上了各种价码。似乎5万的付出比500的更拿得出手,50万的好像又比5万的爱更情深义重。
但我依然记得多年前,我爸在冬夜回家给我带回街边小贩卖的烤红薯。进门时红薯还滚烫,他兴高采烈说,他把它一直小心翼翼揣在外套里,所以根本没有丢失一点温度呢。
(从小打针怕疼,打疫苗爸妈在窗外给我打气)
小时候我不懂,单纯觉得半夜吃到烤红薯很开心。但人总会长大。那些曾不懂的童年回忆,被岁月裹挟而来,吹掉表面的尘埃,露出里面温馨动人的细节。
烤红薯五毛,父母对孩子的爱无价。银杏叶免费,丈夫对妻子的挂念也无价。我也喜欢昂贵的礼物,但我绝不认为廉价就一定代表拿不出手。
往往赋予这些平凡物品的,不在于它本身的价值,而是附着在上面,来自家人朋友的珍重和爱意啊。
Ps.上两周吃饭,对面坐着一个白发苍苍的奶奶在吃馄饨,和我有一搭没一搭聊天。吃完准备走的时候,她笑眯眯地从兜里掏出一颗牛肉粒给我。瞬间快乐了。
嘿嘿,我在奶奶眼里也是爱吃糖的小女孩!
作者简介: 摇铃铛,长沙射手女,野生情感作家。新书《姑娘,你活的太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