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大全网

林敬华:探索山子,领略美景

发表时间: 2023-05-24 17:43

林敬华:探索山子,领略美景

林敬华,1979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毕业于福建教育学院雕塑艺术系。自幼好书画,1997年开始学习雕刻擅长传统题材:圆雕人物,山子技法,文玩及印钮。刀法古朴、精巧、圆润。对寿山石的巧色与筋格处理有多年的经验。其作品在《琢石异趣》《寿山石典藏》《石韵飘香》《海峡西岸》《海丝光影·国石增辉》等刊物发表过,佳作曾在不同拍卖公司拍出过好成绩,现为福州寿山石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特聘雕刻师。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儒家圣哲孔子的一个重要价值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人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和人格理想。仁者之所以乐山,实缘于山有德而为人所景仰。

郭熙在《林泉高致》有云:“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他认为君子寄情山水,就是享受自然风光,忘记凡尘琐事。而如今,身处尘世喧嚣的现代人,又该如何“丘园养素”?

对此,青年雕刻艺术家林敬华给出的答案是:走进山子,走近美。

在他的人生观中,山不仅是陶冶性情的美丽风景,更是感受美德的心灵体验。

缘起:与⁩山子技法的偶然邂逅

窗明几净,三两茶盏。文竹在案头傲然挺立,缕缕茶香悠然飘浮。

初见林敬华。眼前这个温文尔雅的人,眼神中透着一股清澈明亮,礼貌地向我们问好。室内安静的环境与窗外车流不息形成对比,林敬华的心情却显得松弛平静。他摩挲着手中的山子石雕,双目凝视作品里的线条与景物。在他的山子石雕里,有山,有水,有林木葱郁;也有山中隐居者,或踱步沉思,打坐凝神;或泛舟湖上,独钓江雪……

林敬华将自己的性情本真与精神寄托完美融入作品。在他的石雕艺术里,你可以感受到寄情山子的乐山之静,乐其巍然屹立而安仁循理,乐其生生而施与可期。也可以透过山水林木,窥见中国宋画的优美静谧,疏影清浅,暗香浮动。

谈及与山子石雕的结缘,林敬华抿一口茶,娓娓道来。由一次偶然的契机生发的艺术之源,更像是上天冥冥之中对他天‮分才华的一种眷顾。

他向我们坦言,从小痴迷山水画作,艺术雕刻。青年时期学做的竹雕笔筒,因作品的做工精美,被亲戚发现其身上隐藏着的创作潜力。于是推荐他拜师于朱建锋门下学习牙雕。“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关于雕刻的系统学习。论及引路人,恩师朱建锋带给我关于雕刻的美的启蒙。”林敬华如是说。

宋画:与山子技法的相得益彰

潜心学习牙雕的那几年,除了专业技法,林敬华更注重于将作品融入中国传统山水画气质。作为中国丹青史最高峰的宋画,其画风空灵、含蓄、谦卑、诚恳,宋代画家以技近乎道的写实信仰,认真谦卑地对待每一截枯木,每一片树叶、每一个渔夫、每一段羁旅。他们在困顿中浪漫,在缺憾中赞美,于长河溪流、山川小景、人物花鸟中轻叩生命的价值。

沉醉其中,带给林敬华无限创作灵感。自幼学习的中国水墨山水画,又给他打下扎实的绘画基础和高水平的审美能力。他渐渐发现,自己最喜欢的是雕刻山子。谈及是如何把宋画理念融入山子石雕技法,林敬华说:“宋画之所以迷人,除了构图之外,其中的元素融合了一些东方人的理解。宋画中不对称的美,照应着山子技法中线条的长短不一;宋画中的线条疏密不一,恰好‏应用于山子技法中的‘宽能走马,密不透风’”。

曾经学习牙雕的经历,为林敬华的石雕技法培养了坚实基础。牙雕的纤维结构,有别于石头的晶体结构。在雕刻过程中,需要足够的耐心与高超的技法。石雕的选材也很重要。雕刻山子的石材,大多不是完美的,或有残缺或有杂质,但在林敬华眼中,这恰恰是绝妙之处。他将石材的劣势化为优势,将山子的地理形势与石材的形状进行有机结合,将石材中的杂质变为巧色。因势创作,避劣取巧。于细微之处发现石材之美,一如在生活的缺憾中追寻生命之意。

格物:与山子技法的感悟致知

《周易》有云:“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万事万物,融会贯通,格物致知,方能推陈出新,有所收获。

对于山子技法而言,亦是如此。在宋画与壁画中找到更多灵感,将画面中的构图、意境、表现、虚实、远近,在石雕作品中更强化,更注重于元素与比例的协调性。在传统作品中积累、吸收和感悟,潜心学习,虚心交流,是林敬华多年雕刻生涯的积淀,也是他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正如《文子·上德》所言:“天覆万物,施其德而养之。与而不取,故精神归焉。”山育万物,犹如“天覆万物”。仁者乐山,追求崇高。将精神寄托于茫茫无尽的山,在苍茫天地之间,感受生命的“渺沧海之一粟”。这与林敬华不拘世俗小节的性格刚好吻合,也是他此生的追求与信仰归宿。

《虎溪三笑》

寿山水洞高山石

《白猿献果》

寿山坑头牛角地

《江南佳境》

寿山芙蓉石

《观音》

老挝水洞体

《高仕访友》

寿山坑头晶

《静观》

寿山坑头牛角冻

《寒梅争春》

寿山结晶性芙⁢蓉

《夸父逐日》

寿山结晶杜林石

《米颠拜石》

寿山坑头牛角地,寿山结晶芙蓉

《静观尊者》

寿山鸡母窝石

​《山野觅趣》

寿山杜林石

《童子拜观音》

寿山水洞高山石

《水月观音》

寿山荔枝冻石

《深山访友》

寿山鸡母窝石

《上善若水》

‏寿山荔枝洞石

《仙踪》

寿山山秀园石

《行者无疆》

寿山水洞高山石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