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大全网

白茶新手指南:从基础到进阶,六个关键技能助你快速上手

发表时间: 2020-06-01 17:49

白茶新手指南:从基础到进阶,六个关键技能助你快速上手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伴随着六月的到来,2020年已经快过去了一半。

在这个栀子花香动人的季节里,六月稳当从容的走来。

热情似火的六月,有着仲夏日的温柔。

虫鸣鸟叫,光影斑驳,蝉鸣正式开腔。

六月初,充满童真乐趣的儿童节,备受瞩目。

回到童年,那些欢快无忧的时光,让人怀念。

孩童式的天然与率真,未经雕琢,懵懵懂懂。

而对给刚开始接触白茶,学喝茶的新手而言。

在白茶入门之旅的开端,往往也是半懵半懂的状态。

提到白茶入门,打好基本功可是最最关键的内容!

《
2》

一、白茶入门,建议选寿眉

学喝茶,挑好入门茶是前提。

对刚开始喝白茶的新人而言,寿眉是很好的喝茶选择。

一方面寿眉的产量高,价格更平易。

按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法则,寿眉作为白茶里的高产大户,入门成本小,性价比高

另外,相对白毫银针、白牡丹而言,寿眉的茶味更容易喝懂。

对喝茶经验不丰富的新人而言,喝懂白毫银针的淡雅淳和、恬淡雅正的滋味,有点难度。

最开始喝茶时,不少新人会觉得银针“味太淡,喝不懂。”

故而,通常建议是新人从寿眉喝起。

白茶里寿眉的生长期相对更长,叶片更多,茶梗更明显,梗叶更为舒展。

香气滋味上,寿眉的茶香更熟。

花香甜美,草药香、粽叶香清新、还有股淡雅的甜香。

而汤感滋味上,寿眉因为梗叶中的可溶性糖、胶质物积累更丰富,茶汤尝起来会更加饱满、醇厚、有内容。

总而之,寿眉的风味大众皆宜,更容易喝懂。

新手入门喝茶,从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角度看,寿眉是很好的喝茶选择。

二、白茶的风味要求,是喝鲜爽

六大茶类里,白茶的风味特色在于鲜醇甘爽。

鲜,是白茶风味里的最大亮点。

如果一款白茶尝不到任何的鲜味,那肯定不对。

一杯好茶,茶汤应该是清澈透亮,晶莹剔透,带有光泽感的。

喝茶的时候,小口的将茶汤啜入,能感受到汤水里清鲜动人的落水香。

落英؜缤纷,如溪水流香般,清芬动人。

细尝茶汤,滋味鲜爽、鲜醇、爽口无比。

白茶的风味体系里,鲜味的提供者,重点是茶氨酸。

因为白茶的加工方式比较特殊,不杀青,不揉捻。

故而在白茶的成品茶里‫,芽叶上的白毫留存量较为丰富。

纤细的白毫内,承载着不少的茶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等氨基酸类物质,养分丰富。

白茶的茶汤里丰富的白毫存在,可以为汤水增加不少清甜、鲜爽风味。

故而,新茶友们在一开始喝白茶时,可不要误会了茶汤里的白毫茸毛是脏东西,将其倒弃不喝或者过滤。

说句实话,这样的做法可是很浪费啊!

三、老白茶的年份,不是越高越好

新手入门喝茶,一般建议是从新白茶喝起。

按照存茶年份的区分,白茶可以分为新白茶、陈白茶、老白茶等。

新白茶,指存茶时间不满一年的白茶。

老白茶,要经历最少不低于三年的时光磨砺。

而陈白茶,存茶时间则介于两者之间。

从新白茶喝起,在买茶挑选时可以避免年份上的干扰,学费成本更低。

特别是在新手入门阶段,在相关知识积累不丰富,分辨能力不高的前提下,直接入手年份过高的白茶,遇上做旧的风险比较大。

再说了,喝老白茶并非是年份越高越好。

挑一款优质的白茶,产区环境,加工工艺,仓储条件等前提是关键。

年份越高的白茶,并非意味着品质越好。

相反年份过高,达到十几年陈的老白茶,更要警惕它的年份真实性,仓储陈化条件。

要不然,买到一款早已经存坏、变味的白茶,可是喝不到任何的好滋味!

四、白茶选购,含水量合格很关键。

如果是干度不达标的茶,茶叶内部会有不少多出来的水分。‮

那在买茶时,意味着要花同样的价钱,买到的却是水。

并且,含水量不合格的白茶,后期存放不了太久的时间。

存茶时间一长,茶叶内多出来的水汽就容易由内而外扩散,造成白茶变质。

所以,为了买茶时不踩坑,学会分辨茶叶的含水量很关键。

从精准性而言,测定茶叶的含水量,少不了相关的仪器。

不过站在普通茶友的立场,当然是学几招简易、实用、可操作的分辨方法更实用。

买入一款新茶时,可以通过闻香气、捏叶片等,大致判断茶叶的干度。

烘干达标的白茶,打开包装就能闻到干燥、温暖的干茶香。

特别是经过日光萎凋出来的新白茶,还能在舒服的茶香上闻到被太阳晒过的味道。

而换做是没烘干的白茶,气味容易不清爽。

特别是放置时间越久,越容易出现水味、闷味。

抓起一捧干茶,干度正常的白茶,会发出沙-沙-沙的清脆声响。

用指腹轻轻的抚摸芽头上的白毫,能感受到柔顺的质感。

芽头粗壮的白毫银针,芽尖处微微会有扎手感,干度特别低。

而至于牡丹和寿眉的叶片,酥脆得像是薄薯片,轻轻一碾就能碎裂成粉末状。

如果是含水量不正常的白茶,那么芽‫叶内会
保留几分韧劲。

通过手感的触摸,感受不到干爽的质感。

五、不是所有的芽头,都可以当白毫银针

新手入门分辨不同白茶间的区别,可是基本功。

白毫银针采摘大白茶,水仙茶的单芽为原料,芽头粗壮饱满,具有一旗一枪的鲜明特征。

茶友们在买茶时,可不能简单的理解成所有的芽头都可以当成银针。

像是云南的月光白,因为树种不符规定,它就不算是真正的白毫银针。

而芽头太瘦,形态不饱满的银针,明显就存在先天不足。

或是产区环境不佳,或者采摘过早,或者树种的不适制,造成芽头出现干瘦、干瘦的情况。

论外观,白毫银针作为白茶的天之骄子,要达到无可挑剔,那么芽头上的白毫不能太稀疏。

白毫稀疏,芽头光秃秃的银针,茶氨酸等养分流失严重,品质不高。

最后,标准长相的福鼎银针,芽头是一旗一枪。

粗壮的芽头旁,要带有小叶壳、小鱼叶的存在。

紧紧贴在芽头旁的小叶壳,像刀鞘般保护着芽头。

小叶壳,可以⁦担当白毫银针的防伪标志,只有芽头足够鲜嫩才会具备。

伴随着茶树的自然生长,小叶壳会最终长成叶片,这时再采下来就到了“牡丹王”这一级。

如果遇到的芽头是光杆司令般的一根针,并且饱满粗壮程度略有逊色。

那么这极有可能是将“牡丹王”剥去叶片后的؜假冒品!

六、买白牡丹,要分清芽叶标准

白牡丹,是白茶里模样最标致的一类茶。

它的采摘标准,是采茶树嫩梢的一芽一叶、二叶。芽头饱满⁤,叶片细窄。

不过在春白茶的选购中,新茶友们很容易踩到这样的坑——用春寿眉冒充的白牡丹。

实际上,白牡丹和春寿眉之间的分辨,多加留意就能分清。

白牡丹的芽头要更大,白毫要更多,叶片要更嫩。

特别是在叶片上,真正的白牡丹是细窄形的,像是柳叶眉那般细嫩。

如果是用春寿眉来冒充,那么它的叶片会更大,边缘会更圆润。

真正的白牡丹,叶片边缘是尖尖的,像是林妹妹那样的瓜子脸。

而春寿眉的叶片,则像宝姐姐那样,面若银盆,脸型圆圆的。

春白茶里面,并非所有一芽一、二叶的就是白牡丹。

具体的还要看芽叶的细嫩度,茶梗的粗细。

若是一款茶,叶片舒展,第一叶和第二叶之间(叶间距)较宽,并且还带着一截明显的茶梗。

那么毫无疑问,它的真身是春寿眉,而非白牡丹!

《3》

刚到六月,蝉鸣就开始了。

大自然里,季节的变换真是神奇。

今夏第一声的蝉鸣,从窗外碧树绿叶里缓缓流出。

蝉声起,意味着热‎情的夏天正式开始,阳光渐渐有了更多的温度。

白居易在《早蝉》一诗里写: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清晰辽阔的蝉鸣声,居高声自远。

奔放、豪爽的盛夏,从满树的蝉鸣声里开启。

而夏日喝茶静心,新手入门学白茶 。

入门的第一站,建议是寿眉。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才能更好的循序渐进!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