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2-11 13:2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有些病,听着挺吓人,但离大多数人很远,比如罕见的基因病;有些病,看起来不起眼,却离每个人都很近,比如——帕金森。
这玩意儿,听着像个“老年专属套餐”,好像年轻人完全可以拍拍胸脯说“跟我无关”,但事实是,谁要是敢这么想,未来可就未必能笑得出来了。
过去,大家一提帕金森,都觉得是少数人才会得的病,年纪大了,手抖抖,走路慢点,好像也没啥大不了。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这病正在变得越来越普遍。
全球范围内,帕金森患者已经超过1000万人,光是中国,就有超过300万。更可怕的是,这个数字还在疯涨,预计再过20年,患者数量能翻一倍。
再说个更让人挠头的事,这病不仅仅找老年人,年轻人也开始“中招”了。
现在有个概念叫“早发性帕金森”,简单说就是50岁以前就被盯上,30多岁的患者也不罕见,甚至有人20多岁就已经在和它“共存”了。
这可不是吓唬人,全球大概10%到15%的帕金森患者,都是50岁以下的人。
那问题来了,帕金森到底是咋回事?这病说白了,就是大脑里控制运动的“发动机”——黑质神经元,悄悄地死掉了。
这个区域主要负责制造多巴胺,这个物质的作用,简单粗暴地说,就是让人灵活。多巴胺多了,手脚麻利,走路带风,思维活跃;
多巴胺少了,整个人就像慢动作播放,手脚抖、步子慢、动作僵,连表情都变得木讷。
那问题就更大了,大脑里的多巴胺,一旦减少50%以上,帕金森的症状就开始找上门。
而更扎心的是,黑质神经元一旦死了,那就是真的“去世”了,没法再复活,现代医学还没研究出让它们死而复生的方法。
不过,虽然黑质神经元不能“复活”,但人类还是有办法让它们死得慢点,甚至活得久一点。
关键就在于,少做那些“杀神经元”的事,多做点“养神经元”的事。
有些人一听熬夜,就不乐意了,心想熬夜不是和帕金森没关系吗?错,关系大得很。
大脑是个精密的系统,白天负责运转,晚上才有时间自我修复。
如果长期熬夜,大脑就像一个加班加到“吐血”的员工,根本没时间处理垃圾,久而久之,垃圾越积越多,其中有毒蛋白(α-突触核蛋白)就会堆积在神经元里,慢慢把它们毒死。
帕金森的根源之一,就是这个蛋白堆积过多,导致黑质神经元“提前报废”。
科学研究已经发现,长期熬夜会增加30%以上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其中就包括帕金森。换句话说,熬夜相当于给自己的脑细胞提前安排“死亡倒计时”。
运动和帕金森的关系,比想象中要大。大脑的神经元是很“懒”的,不用就容易“退化”。
研究发现,每天运动30分钟以上,能让帕金森的风险降低40%,如果一周至少运动150分钟,这个风险还能再降25%。
问题是,现在很多人工作一坐就是一天,回家倒沙发,刷手机两小时,久而久之,身体“生锈”,大脑也开始“卡顿”。
没运动,大脑分泌的多巴胺就少,多巴胺少了,运动神经就开始变钝,等真正出问题,想弥补就难了。
这点听着离谱,但研究确实发现,长期接触重金属(铅、汞、镉等),会增加帕金森风险。
尤其是一些爱吃大鱼大肉的人,体内汞含量普遍偏高。
而有些地区的水源、土壤污染,也会导致居民体内的重金属水平异常高,这些都会对黑质神经元造成损伤。
心情和大脑是连着的,抑郁、焦虑这些情绪,会影响多巴胺分泌。
很多帕金森患者,在运动症状出现前5-10年,就已经出现了抑郁、焦虑等精神问题。这说明,长期的负面情绪,可能是帕金森的“前兆”,也可能是它的“助推器”。
当然,光知道什么不能做还不够,想远离帕金森,还得主动出击。
第一,坚持补充优质抗氧化物!
大脑里最怕的,就是“氧化应激”,简单说就是神经元被自由基攻击,氧化坏死。
而抗氧化物可以帮大脑减少这种损伤。绿叶蔬菜、水果、坚果、橄榄油,都是非常好的抗氧化食物,尤其是富含维生素E、C和胡萝卜素的食物,对神经元有很强的保护作用。
研究发现,高抗氧化饮食的人,帕金森风险能降低40%以上。
第二,坚持规律运动!
运动能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分泌,这个物质对神经元的生长和存活至关重要。
快走、跳舞、瑜伽、游泳,甚至太极拳,都能有效降低帕金森风险。有研究显示,一周运动5天,每天30分钟以上,帕金森风险能降低60%,效果比很多药物都强。
第三,坚持锻炼大脑!
大脑和肌肉一样,用进废退。如果天天刷短视频、打游戏,不让大脑思考,它就会越来越迟钝。
读书、下棋、学乐器、解数独这些活动,能让大脑神经网络更活跃,降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有研究发现,经常进行脑力活动的人,帕金森风险比普通人低35%。
那问题来了,如果已经开始出现帕金森的早期症状,还有可能“刹车”吗?
答案是,有可能,但得看发现得早不早。帕金森早期症状,除了手抖、动作慢,还有嗅觉下降、便秘、睡眠障碍、情绪低落这些容易被忽视的信号。
如果能在这些阶段就采取措施,调节饮食、改善睡眠、增加运动,帕金森的进展速度是有可能被大幅度延缓的。
但如果等到症状明显了再干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所以,别等手抖了才想起来关心大脑健康,从现在就开始,让黑质神经元多活几年,未来才不会被帕金森“盯上”!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玫瑰]
[1]王军强.了解帕金森知“帕”不再怕[N].甘肃科技报,2024-06-1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