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大全网

过年期间,将孩子留在亲戚家暂住的三大顾虑

发表时间: 2025-02-06 18:23

过年期间,将孩子留在亲戚家暂住的三大顾虑

大家好,我是奶豆爸爸~

过年期间,正值春节,带着孩子走亲访友,热闹非凡。

但越是这个时候,作为家长,越要时刻警惕孩子的安全与健康问题,最大程度上,把一些潜在的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昨天夜里跟朋友聊天,她就跟我讲了发生在自己儿子身上的事情。

她说,大年初二回娘家,去姐姐家拜完年,读一年级的儿子软磨硬泡非要留下,无奈之下,她只能把孩子放在姐姐家暂住。

不成想,前两天的一个深夜,姐姐突然打电话,说孩子发高烧、上吐下泻,吃了药不见好转,正要送去医院。

听见这个消息,朋友着急忙慌就往医院赶。

好在经过及时治疗,孩子没有大碍,大家悬着的心这才放下来。

可话虽如此,但这一次的状况,还是让朋友的心里五味杂陈。

她说,自己在去医院的路上,一直忐忑不安。

到医院时,一边是正在接受治疗,让自己心疼不已的孩子,另一边是满脸歉疚,惴惴不安的姐姐。

那一刻,她在心底默默告诉自己,以后还是尽量别把孩子放在亲戚家。

这并不是说亲戚不值得托付,只是一旦出现意外,可能对方就得遭受无尽的煎熬。

毕竟,有关孩子安全与健康的责任,太大太大。

其实,作为家长,在力所能及的时候,还是要自己陪伴在孩子身边。

尤其是逢年过节,更不建议把孩子放在亲戚家暂住。

之所以这么说,有3个原因,一个比一个现实。

01.第一个原因:不可控因素太多

亲戚之间,有血缘关系的维系,是彼此的依托,也是值得托付的最佳人选。

平日里,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得已的时刻,需要把孩子放在亲戚家暂时过渡一下。

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在春节期间,最好不要。

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个时候,可能出现在孩子身上的不可控因素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就比如之前在网上看到的一个故事。

一对夫妻,因为要照顾生病住院的老人,于是只能把孩子放在亲戚家过新年。

谁料想,孩子跟村里几个小朋友在一起放炮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孩子的右手掌被炸伤,被紧急送到了医院。

后来因为这事儿,两家人闹的不可开交,甚至还打起了官司。

本是血缘至亲,到最后因为孩子而针锋相对,说起来也令人唏嘘不已。

其实,春节期间,各家各户都是人来人往,这个时候,很难事无巨细的照顾在孩子身边。

也就是这时,不可控的情况,就会趁虚而入。

到最后,不仅孩子可能遭受一些创伤,就连亲情,也会因此变得薄如蝉翼、吹弹可破。

02.第二个原因:很容易弄巧成拙

网上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除了亲生父母之外,很难再有人,能够事无巨细的了解自己孩子的一切。

对此,深以为然。

我们有时选择把孩子交付给一位亲戚去照料,肯定是出于信任,认为对方能够视若己出、无微不至。

可问题是,一旦这么做了,无形之中,就会弄巧成拙,提升风险程度。

就像我一个表哥,专门卖年货,春节忙的不可开交。

无奈之下,夫妻俩就商量让外婆照看几天孩子。

把孩子送去后,外婆也特别喜爱,每天都照顾的很好,看到孩子喜欢隔壁邻居家的小狗,每天都会带着孩子去玩。

可问题,却也是出在了疼爱上。

可能是事出紧急,表哥两口子并没有告诉外婆,孩子有哮喘

所以在跟小动物接触的那几天,再加上不同地区的气候问题,就引发了这个沉疴旧疾。

到最后年迈的外婆,为此自责了很久。

其实,像是逢年过节,这种“弄巧成拙”的事情很多。

比如因为出于疼爱的缘故,在饮食和作息上,都由着孩子,从而也为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带来了风险。

03.第三个原因:春节逗娃行为难避免

成年人,总喜欢逗弄可爱的孩子。

比如亲吻、拥抱,以及投喂各种事物。

尤其是春节期间,家家户户人来人往,更是把这种“逗娃行为”提升到了最高等级、最大概率。

而伤害到孩子身体健康的风险,往往也蕴含其中。

看起来这些都是疼惜怜爱的表达方式,可对于小宝宝来说,身体发育尚未成熟,一旦与成年人密切接触,那么也就给了细菌与病毒一定的可乘之机。

再加上有些成年人,春节期间经常抽烟喝酒,身体上的刺激性气味会很浓烈,也会给孩子带来不适。

除此之外,像是无节制的投喂,也总在春节期间上演。

比如抓起一把花生、瓜子和糖,就往孩子嘴里塞,也不考虑孩子是否能消化、能不能吃,会不会对身体有伤害。

而上述这些,可能亲生父母守在身边,都很难全部避免。

试想想,一旦送到亲戚家,那么无疑是给“逗娃行为”开通了绿色通道。

可能在我们家长看不到的时候,自家孩子正处于一种不适的状态。

当然,我们必须要知道,这并非是因为亲戚照顾不用心,而是很难在繁忙的春节档口,做到面面俱到。

所以,在春节期间,哪怕孩子想要留在亲戚家,那么家长也一定要陪伴在侧。

因为,有些责任,是需要父母去承担的。

而且,一旦问题出现,就可能让我们悔之晚矣。

最后也想问问大家,你赞成春节期间,把孩子送到亲戚家暂住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