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28 18:24
春节的回忆与遐思:在欢乐与时光中寻觅温柔
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情感的传统节日,总是以它独有的方式,悄然唤醒我们内心深处对快乐的渴望与对时光的珍视。在这个特别的时刻,让我们放下繁忙,拥抱家人,共同在欢乐与时光的温柔中,寻觅那份属于家的温暖与幸福。
——题记
春节,似一位满载历史风霜与文化精髓的行者,总在不经意间翩然而至,既携带着岁月的深邃,又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我时常在忙碌与期盼的交织中,感叹你的脚步匆匆,似乎我还未及整理心情,你已推动着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让我不得不与时间竞速,与日月同行。然而,在这份急促中,我也感受到了你的魅力,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喜悦与期待,让我在每一个日落月升之间,都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记得童年时,我曾在辽南农村一个雪花漫天飘舞的黄昏,迷惑地向母亲询问“春节”是什么概念。母亲微笑着,用她那温柔的声音告诉我:“春节,就是过年哦!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时刻。春节,这个农历新年的开端,代表着希望、繁荣与团聚,是辞旧迎新、祈福求吉的象征。”那时的我,对时间还没有太深的理解,只是好奇地追问:“那么,月是什么,日子又是什么呀?”母亲耐心地解释道:“日子就是太阳落了,月亮又升起呀!”那一刻,我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开始掰着小手数算着每一天的日落月升,期待着那个叫“年”的日子能够早一天降临。
在童年的记忆里,春节总是充满了欢乐与期待。身为家中的老三,同时也是男孩中的次子,我总能穿上哥哥们留下的改制衣物,尽管它们已非原貌,但于我而言,却如同新衣般珍贵。我曾在心底默默许愿,渴望自己能迅速长大,像哥哥那样,穿上新衣,脸上绽放出纯真的笑容,洋溢着无尽的喜悦。而春节,正是我实现这个愿望的时刻。每当春节来临,全家人都会欢欢喜喜地围坐在热炕上,父亲动作娴熟地擀着饺子皮,母亲和哥哥、姐姐则负责包饺子。我的职责便是将饺子小心翼翼地摆放在高粱秸秆编成的盖帘上,一圈又一圈,整齐而有序。灶台上的大铁锅沸水翻腾,母亲轻轻地将白白胖胖的饺子投入锅中,热气缭绕间,她哼起了那首耳熟能详的歌谣:“一呀一更里呀……”听到母亲的歌声,全家人都沉浸在过年的气息里,那份温馨与幸福至今仍让我难以忘怀。
除了穿新衣服和吃饺子,春节还意味着长大一岁。每长一岁,我都会感到无比的高兴,因为那意味着我又离成为真正的男人近了一步。我时常在心底勾勒着未来的自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成为像父亲那样的人,勇敢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为家人撑起一片广阔无垠的蓝天。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只有母亲才有权力打开家中那个盛着食物的暗红色木柜子。每当母亲用一只小碗为我们兄弟、姐姐几个公平地分配食物时,我都会对那个油漆斑驳的柜子充满好奇与向往。那时,我总觉时光悠长,仿佛一日之晨至夜,便是漫漫岁月的缩影。
我的记忆里,过年时会在院子里扎天地棚子,用席或柳条等材料搭建一个小棚子,里面放上天地桌或香坛,供奉玉皇大帝等神仙。贡品也非常讲究,除了要全猪全羊以外,还要准备五碗菜、五色点心、五碗水饺等。这种供奉方式体现了人们对天地神灵的敬畏和祈求神灵庇佑的愿望。
记忆中的春节,总是洋溢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温馨与庄重。那时,每家每户的餐厅都会变成一处神圣的空间,中央摆放着一张古朴的香炉桌,桌上错落有致地陈列着琳琅满目的供品。供品琳琅满目,精致的糕点、鲜美的水果与寓意吉祥的菜肴交相辉映,共同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深切祈愿与无尽期盼。墙上则挂着宗谱,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族谱,那是一幅记录着家族血脉与荣耀的画卷。宗谱上,前辈们的名字赫然在目,有的还附有照片,仿佛他们正透过岁月的尘埃,静静地注视着后代的成长与繁衍。
香炉桌上,香火不断,香烟缭绕,仿佛连接着人间与天际,将人们的祈愿与思念传递给远在天边的祖先。夜幕低垂,长辈们在香炉桌前站成一排,神情庄重地点燃香烛,低吟祈福之语,虔诚地将对家人的平安健康与事业的兴旺发达的祈愿,化作屡屡香烟,飘香屋子空中。那香烟袅袅升起的景象,如同一幅动人的画卷,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记忆之中。
年三十的傍晚,家家户户都沉浸在一片忙碌而庄重的氛围中。按照传统习俗,家中的长辈会带领晚辈前往西南角,那里被视为与祖先灵魂相通的神圣之地。随着鞭炮声的轰鸣,我们虔诚地请前辈祖先回家过年,这一过程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请神”。鞭炮的轰鸣如同祖先的低语,烟雾缭绕间,仿佛祖先的身影穿越时空而来,与我们围炉共叙,共度这温馨而又庄严的佳节。
午夜已过,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我们全家肃立在供桌前,心中满怀对祖先的敬畏与感激。我们依次磕下三个响头,向祖先拜年,这不仅是对前辈的尊敬与缅怀,更是祈求先辈保佑我们全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幸福美满。供桌上的烛火轻轻摇曳,如同祖先温柔的眼眸,香烟袅袅上升,仿佛是祖先传递下来的温暖与庇护,缭绕在每一代人的心间。
初五的清晨,随着第一缕阳光的升起,我们又迎来了送祖先回家的时刻。再次来到西南角,鞭炮的轰鸣声中,我们依依不舍地送走了前辈祖先,这一过程被称为“送神”。我们深知,虽然祖先们已经离去,但他们的精神与教诲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我们踏上前往坟地的路途,为祖先点亮一盏盏明灯。坟地中,点点灯光如星辰般闪烁,照亮了祖先长眠的静谧之地,也照亮了我们对祖先无尽的思念。那些没有点灯的坟地,往往意味着那里安息的前辈已经没有了后代来缅怀与祭奠。这一仪式不仅是对祖先的缅怀与敬仰,更是对生命与传承的深刻思考。整个过年期间的这些仪式感极强的习俗,让我们更加珍惜与家族、与祖先之间的深厚联系。
拜年,更是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传统习俗。午夜一过,我们这些孩童便急不可耐地换上新装,心中揣着雀跃与期盼,一家家地去拜年。不论是七大姑八大姨,还是那些或熟稔或略感生疏的亲戚,我们皆一一登门拜访。那时的拜年,绝非仅仅打个招呼或握个手那般简单,而是要郑重其事地跪下磕头,以此向长辈表达最深的敬意与美好的祝愿。
记得儿时,我虔诚地跪在长辈膝前,双手合十,额头轻触地面,那一刻,一股莫名的庄严与神圣感油然而生。长辈们则会笑眯眯地接受我们的跪拜,有的还会给我们发压岁钱,寓意着新的一年里平安吉祥、财源滚滚。那时的我们,虽对习俗背后的深意懵懂无知,但那份源自心底的纯真喜悦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却如清泉般涌动,让我们满心欢喜,兴奋难掩。
拜年的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有的长辈会故意躲起来,让我们找不着,增加拜年的趣味性;又或者有的长辈会给我们讲一些家族的故事,让我们在欢笑中感受到家族的凝聚力与传承。这些点点滴滴的回忆,如今细细品味,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我记忆的深处,熠熠生辉。
那时的春节,尽管物质条件远不及今日之丰饶,但那份对古老传统的执着坚守与薪火相传,以及对家族血脉的深深敬畏与满腔热爱,却如同一股暖流,深深浸润了我们的心田,让我们在简朴中品味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与心灵的满足。如今,虽然时代在变,但那份对春节的记忆与情感,却永远也不会褪色。
然而,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经被岁月的脚步追赶着为人夫、为人父。如今的我,再也不像童年时那样期盼过年了。送别了一个又一个春来暑往、秋雨冬雪,每一年的时光都仿佛是弦上之箭,转瞬即逝。虽然吃饺子早已不再是新年的代名词,而是成为寻常百姓家中的盘中餐,但每当我在吃饺子时,母亲当年的歌声却总会在我的记忆中隐约浮现。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欢乐与期待的童年时光。
如今的我,更加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每一个时刻。春节,过去那些请神、送审和供奉环节,已经省略了很多,感觉仪式感,没有小时候庄重。但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不仅仅象征着辞旧迎新,更承载着家人团聚、亲情交融的深厚情感。它不仅是农历新年的开始,也是万物复苏的时刻,代表着新的希望与生机。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贺岁活动,如贴春联、放爆竹、吃饺子、守岁等,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习俗,共同庆祝这个充满年味的时刻。每当新的一轮朝阳从地平线上升起,万丈霞光普照大地时,我都会感受到一种全新的力量在涌动。晶莹的瑞雪以她曼妙的舞姿,轻唤万物共迎新春,人们心中的愿望也随之悄然苏醒。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新的希望。我愿意张开双臂去拥抱你——春节,去感受那份快乐与时光的温柔。
在这洋溢着喜悦与期盼的节日氛围中,我愿放慢脚步,细细咀嚼生活中的每一刻美好。无论是家人的温馨相伴,还是独赏夜空繁星,皆珍贵而美好。我愿意让这份快乐与幸福伴随着我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去迎接未来的每一个挑战与机遇。
春节啊,你不仅仅是一个节日的符号,更是我心中那份永恒的期盼与向往。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愿意用最真挚的心去拥抱你,去感受那份属于家的温暖与幸福。正如春节所象征的,它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代表着亲情、友情和家庭的温馨。在这一天,我们通过各种吉祥活动,希望新的一年能够平安顺利,家人团聚,共同庆祝这份属于我们的幸福。任凭岁月沧桑巨变,任凭时光匆匆流逝,你始终镌刻在我记忆的深处,成为我生命旅程中最绚烂多彩的一抹回忆。
新的一年正悄然临近,让我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热切期待,勇敢地踏出崭新的步伐,迈向未知的精彩。愿每一位朋友在新的一年里都能满载快乐与幸福的硕果,愿每一个家庭都洋溢着温馨和谐,共享幸福美满的时光。春节啊,让我们一起张开双臂去拥抱你吧!去感受那份属于新年的喜悦与温暖吧!
赏听月散文,悦从容人生。读者们,欣赏了《春节的回忆与遐思:在欢乐与时光中寻觅温柔》以上这篇作品,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