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30 20:30
作者 | 张可沂伽
果果今年8岁,是个聪明伶俐的小家伙,受他爸爸的影响,特别爱下围棋,在小区里已经算是“小霸王”了,同龄的孩子都不是他的对手,大家还开玩笑地叫他“围棋小神童”。果果自己也挺得意,总喜欢找人切磋棋艺。
最近,新搬来的邻居家孩子也是个围棋迷,而且从小就接受了专业训练。这下可好,果果遇到了真正的对手,大人们都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果果只是跟着爸爸学,而新来的小朋友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下不过很正常。但果果自己却想不开,觉得输了就是天大的事,一发脾气,竟然把他心爱的棋盘和棋子都扔了出去,还发誓再也不下围棋了。
大人们看了都挺费解的,不就是孩子之间的一盘棋吗,怎么这么大的反应?其实,这是孩子逆商低的表现。咱们仔细观察,这种现象还挺常见的,不光孩子,有时候青少年甚至成年人也会有,都跟逆商有关。
那么,什么是逆商呢?大家可能都记得《天下无贼》里范伟的那句经典台词:“打……打……打……劫,IC、IP、IQ卡,通通告诉我密码。”里面的IQ就是智商,大家都熟悉。而逆商,英文缩写是AQ,和IQ、EQ一起,被人们称为3Q,是成功的三大法宝。
逆商,简单来说,就是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就是看一个人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同样的打击,逆商高的人就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而逆商低的人就会觉得天塌下来了。
逆商不是天生的,家长可以教,孩子自己也能学。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一个人能不能成功,不光看他有没有本事,更看他能不能面对挫折、摆脱困境。逆商越高,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对孩子来说,逆商更是重要。培养好了逆商,孩子就能轻松应对困难,身心也更健康。
比如说我侄女,她特别喜欢写作文,每次作文课,她的文章都会被老师当作范文读给大家听。老师夸,同学羡慕,她一度觉得自己文笔超棒,甚至说能妙笔生花。但有一次参加市里的作文比赛,因为准备不足,结果没拿到名次和奖品。这个打击让她一时难以接受,甚至开始逃避上作文课。好在后来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她正视了这次挫折,从中吸取了教训,找到了自己的不足。
现在,不管是参加什么作文比赛,她都不太在乎输赢了,更在乎的是自己的进步。她还会专门找来其他参赛选手的优秀文章阅读分析,找出差距并努力改进。这就是逆商提高的表现,能坦然面对失败,然后努力进步。
现在的孩子,知识和技能都越来越厉害,家长也是想尽办法让孩子学更多、接触更多。但孩子的韧性和抗压性却好像越来越差了。其实,逆商比情商和智商还要重要,它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健全和事业成功。
有些父母太溺爱孩子,结果孩子怕事还惹事,事来了又扛不住。而能独立解决问题、面对困难的孩子,自信心更强,逆商也更高。这样的孩子遇到困难挫折,不会逃避退缩,而是会迎难而上,努力摆脱困境。
那么,家长怎么培养孩子的逆商呢?
现在经常有人抱怨年轻人心理承受力差,一点小挫折就受不了。大学里大学生自杀的也越来越多,从1999年开始有相关数据调查,数字一年比一年高。很多都是因为面对不了挫折、同龄人对比、现实满足不了期望等原因。说白了,就是逆商低,这跟父母早期的教育方式有关系。
很多家长觉得“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总夸孩子,想激励他们更好。但过度表扬容易让孩子觉得自己就是最好的、最聪明的,不会有不好的地方。这样的心理一旦形成,孩子遇到挫折就会无法接受。
所以,家长平时应该多鼓励孩子去尝试、去挑战,不怕失败。让孩子知道失败不可怕,从失败中能认清自己的不足,进而提高能力。只要有正确的心态,就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家长还要让孩子知道“人无完人”,正视自己的不足是正常的,不是可耻的事。人生就是不完美的,我们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然后努力去追求完美。
最后,家长要舍得让孩子失败。别因为怕伤到孩子的心,就给孩子扫除一切障碍,把孩子紧紧保护在怀里。这样的孩子不经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呢?我们要给孩子面对困难的机会,敢于放手,信任孩子。孩子受到挫折时,我们要第一时间抱抱他们,鼓励他们。
培养孩子的逆商,简单来说就是家长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接纳的能力,并以此为动力努力前行。这个过程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但无论如何,爱和接纳就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