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2-09 11:52
世间红木千千万,算得上真红木经得起时间文化考验的也就只有三种:小叶紫檀,黄花梨,大红酸枝。至于国标当中的其他的材料,都是作为替代品的存在。因此在我们红木界也有一句俗话红木有老三样以及其他。
现在很多爱好者以及红木生产从业人员都认为红木是可以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是老百姓消费起的,把红木的概念和范围无限的扩大。实际上很多的原材料都属于硬木的范畴,只能做做普通的家具来使用,生产一些中国古典硬木家具的款式和样子来满足大家对红木的爱好。也就只能达到实用的目的,跟收藏没有任何的关系,也挂不上边。
目前我们国内市场生产的红木类的产品90%以上的都是使用器物,尤其是我们几个生产基地量产的一些产品。
也有很多消费者红木爱好者抱着收藏的心态去采购,或者是选购一些所谓有性价比的产品作为自己财产的一部分去收藏和使用。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是可以这么去理解和消费的。
我们真正判断一种红木有没有收藏价值,是考虑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它的文化属性,其次才是木材本身的木性特征。
红木作为顶奢收藏品的存在,不是每一种木头都称为红木界的翘楚。尤其是很多原材料在今天被木材商人开发出来并广泛应用。很多木材指标和它的属性都达不到收藏的境界和意义。
作为红木家具的使用者,我们只是作为一个参考,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以及我们对红木的需求就可以了。在一些前提条件没有达到的情况下,市面上大部分的材料都属于普通的材料,属于硬木的范畴属于实木的范畴。
考察一种材料是不是达到收藏级别,但从历史文化属性上来讲很多材料已经不符合我们的收藏标准。如果说我们当下市面上用的家具或者是销售的家具都是可以达到收藏的话,那500年之后拍卖行估计都成家具店了。如果当下不是稀缺资源的情况下你指望他多少年之后能给你带来多少的溢价或者是财富价值几乎是不可能的。
全球有数万种的木材资源没有开发,未来也会有很多很多种原材料进入红木家具市场。也就是说在当下就算是进入国标红木的原木可能在未来的30年20年之后也会有新的变动。注定有些材料不再属于红木类,也注定有些材料新进入红木类。
作为行业从业人员真诚的给红木爱好者一点建议:如果有足够的资金物资财富一定要去收藏高端的原材料家具,收红木老三样黄花梨小叶紫檀和大红酸枝,当然前提呢是材料得买对。材料买不对,一切努力都白费,然后再去追寻一些器型、款式、结构、比例和味道。
任何能够达到收藏的境界的产品都是以极度的稀缺性和极高的价值造诣。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红木。
真正搞红木收藏的朋友一定要认准黄花梨,小叶紫檀和大红酸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