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大全网

为什么绿茶可以冷藏,而白茶和岩茶却不能?

发表时间: 2024-03-14 09:20

为什么绿茶可以冷藏,而白茶和岩茶却不能?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春天,是青绿色的。

古画里提到青绿二字,很多人会想到那幅鸿篇巨制《千里江山图》。

群山之间,层峦起伏。

水榭亭台,零星点缀。

几处院落,散落山间。

随着画卷徐徐展开,悠然惬意的画面,让人心生向往。

欣赏图中的山水细节时,除了感慨王希孟天赋异禀的画工外。

最值得陈赞的地方是,绢布上的那抹青绿色,历经千年后依旧鲜亮。

固色稳定,久不变色的原因与所用颜料有关,用的是矿物质材料。

那抹青绿,来源自石青与石绿。

因矿石材质属性稳定,将它们研磨细腻,晕染至画面上时⁤才能久不变色。

正如色彩的维持时间,与材质相关。

泡茶喝,绿茶、红茶、白茶、岩茶等,风味适饮期长短有别。

前段在回答一个提问,“冰箱存茶能不能延长茶叶保质期”时,简答了一句话。

看茶论茶,因茶而定。

这篇打算接着详细补充。

在不同茶叶之间,冰箱存茶不能一概而论!

《2》

一、冰箱低温存绿茶保鲜。

“绿茶保存是‘常温’好,还是‘低温’好?”

看到这个问题时,很多人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

肯定是低温保存好。

绿茶是不发酵茶,绿叶清汤特色显著,风味清新鲜爽。

将绿茶放入冰箱后,借助低温环境,能延长保质期。

绿茶内部的叶绿素,不至于过快转变为脱镁叶绿素,造成干茶色泽发暗。

同时,绿茶本身的鲜爽感,也能较好保留。

近期从圈内朋友那里听到一个消息。

朋友近期喝了一次去年的龙井陈茶,他分成小包装密封,放在冰箱内存了快一年。

然后,又入了少量2024乌龙早龙井。

两两对比后,他得出结论。

“乌牛⁠早的鲜爽度还不如陈茶(龙井)!”

他站在一个老茶客的立场,喝惯了杭州本地的西湖龙井后,再去喝外地的乌牛早。

总感觉这类早茶品种,茶味淡,干茶虽嫩,但鲜爽不足,还没有他放在冰箱里的陈年西湖龙井好喝

但他对冰箱存绿茶,抱有谨慎态度。

一方面,低温环境虽然有利保鲜,但最多也是往后延长半年多,时间长了照样不好喝。

另一方面,哪怕是存茶专用冰箱,在长期关着冰箱门的密闭过程中,里面的气味也不是那么好闻。

有一股金属塑料元件混合在一起的“冰箱综合味”。

如果用冰箱存绿茶,最好是存完整真空包装的茶叶,避免串味。

另外,将绿茶从冰箱取出来后,先别急着拆开。

不然一冷一热的温差下,空气里的水汽会顺着开口涌入包装袋内的干茶。

将密封包装的绿茶取出后,等其慢慢恢复常温,再拆开包装泡茶。

做好‍这个细节,才不会让剩下的茶叶早早受潮变味!

《3》

二、冰箱存白茶不利陈化。

白茶储存,基础要素不外如下:

密封、常温、阴凉、避光、洁净、无异味。

贸然放入冰箱,低温环境下,反倒不利后期储存陈化。

这一切,还得从白茶的陈化原理说起。

六大茶类里,白茶的制茶工艺比较特殊。

不杀青、不揉捻、不焙火、不烟熏。

最基础的制茶步骤,只是萎凋、干燥。

加工期间,没有过多复杂操作,干扰白茶天然原味。

因此,加工结束后,白茶的干茶内部能保留较丰富的天然养分与风味。

后期科学规范储存下,通过“酶促氧化”机制,白茶的内在茶味物质能发生良好陈化。

咖啡碱、茶多酚等物质会不断被氧化络合,整体茶性更显温和。

同时,包括黄酮类化合物等物质,含量会日愈提升。

但白茶的陈化,需要前提。

首先,茶叶品质要过关,干度达标,内在茶味保留丰富。

其次,存茶要合理,长期存茶一般是“三层包装”逐层密封打包,大箱团队陈化,更利于聚香。

最后,常温干燥久存。

室内存茶适宜温度,在20-30℃左右。

三伏天高温时,纵使室外气温超过38℃,经过墙体隔热后,传到室内的温度,也极少超过35℃。

只要别将存茶的纸箱放在窗台、露台、顶楼‭、阁楼等,就能安心度夏。

从长远角度考虑,为了不影响白茶储存效果,不能贸然放入冰箱。

低温冷藏也好,冷冻也罢,都比不过适宜区间的常温干燥存茶!

《4》

三、冰箱存岩茶会加速变质。

武夷岩茶的最大工艺特色,在于焙火。

无焙火,不岩茶。

历经高温焙茶后,岩茶的条索会越焙越紧结,茶汤醇厚浆感上升,口感滋味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焙茶还能让岩茶获得一重独特香气——焙茶香。

这是由于茶叶内部的植物蛋白,在高温下发生美拉德反应,从而生出类似烤瓜子、烤坚果、炒山核桃、烤焦糖那样的迷人香气。

但岩茶在焙火后,喝之前需要等褪火。

褪掉偏燥的火气后,茶汤入口才会更柔顺,好茶本身的香气滋味才能得到完整发挥。

回到正题,继续聊冰箱存茶。

之前有位外省茶友问,他前段买了一款2023年的足火大红袍,近期喝感觉火气还是有些重,能不能放进冰箱褪火气?

闻言,赶紧拦住了他。

冰箱存茶与武夷岩茶之间,完全是八字不合。

武夷岩茶的褪火,仅需保持原封密封,常温静置等待就行。

通常,茶客们买入手的岩茶,默认可以拆开直接现喝。

如果需要额外褪火,商家会进行告知。

已经买到手的大红袍,如果感觉火气太重,喝不习惯,建议再放半个月。

届时再去对比,如果和之前比,没有任何变化。

整体依旧茶香不显,火气偏燥,闻着有微微焦糊味。

那就不要浪费时间了,这属于工艺缺陷,是焙茶不当(焙火过急、焙成病火)。

工艺问题茶,哪怕放再久也不会好喝。

武夷岩茶的日常保存,其实不复杂。

独立包装泡袋的岩茶,建议放在干燥阴凉避光的抽屉、置物柜内,不需要放进冰箱。

因为湿冷的冰箱‎,会折损岩茶的馥郁茶香,损耗焙火气息,不利岩茶独特魅力呈现!

《5》

还有一个星期,就是春分。

三月里,已经有不少早春绿茶陆续上新。

但茶友们收到当年绿茶后,也别急着放冰箱。

冰箱直接存,不能让绿茶保鲜、保香、保色。

尤其是炒青绿茶,刚经历较高温度杀青。

新茶上市后,那股炒豆香、烘炒香迷人。

如果直接放冰箱,反而有损特色。

通常,在还没有入夏之前,天气还没有达到酷热的时候,不建议过早将绿茶放进冰箱。

阴凉常温环境,足够让绿茶安稳度过。

等到盛夏时节,将绿茶存入冰箱时,也要注意严密包装,防止串味受潮‬。

总之,存茶这件事情,不能盲目依赖冰箱。

对绝大多数茶叶而言,冰箱并非存茶利器,相反还会毁茶。

认清不同茶叶的储存所需,才能存好茶,享好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