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23 10:29
深夜,我刚做完一台胰腺癌手术,望着重症监护室里躺着的病人,不禁陷入沉思。这已经是本周第三例年轻胰腺癌患者了,最小的才35岁,还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高管。
记得他第一次来门诊时,脸色蜡黄,眼白泛黄,整个人瘦得不成样子。看着化验单,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胆红素、转氨酶、淀粉酶全都超标,CT显示胰腺头部有一个3厘米大小的肿块。
"张主任,我这是怎么了?"他紧张地看着我,"我以前身体一直很好的,就是这大半年来,总觉得上腹部不舒服,吃点东西就胀,还经常反酸。我还以为是普通的胃病,吃了点药,谁知道……"
这样的对话,在我的门诊已经上演过太多次。作为一名从医二十年的肿瘤外科专家,我见证了胰腺癌发病率逐年攀升的过程。让人痛心的是,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
回想起上个月那位做电商的女患者小林,她的生活习惯简直就是典型的"胰腺癌风险清单"——熬夜加班到凌晨是家常便饭,午餐经常是方便面配烤肠,零食更是随手可得。直到某天她突然感觉腹部剧痛,去医院一查,胰腺癌已经到了晚期。
"我真的不明白,我才38岁,怎么会得这种病?"小林躺在病床上,泪水止不住地流。
其实,胰腺癌的发生与我们的日常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在我的门诊里,有太多患者都有着类似的饮食偏好:过度加工的零食、高温烹饪的油炸食品,还有各种腌制熏制的肉制品。
最让我揪心的是这三样东西:
火腿肠、培根等加工肉制品,它们含有大量亚硝胺类物质,这些物质会损伤胰腺细胞DNA。我曾经的一位患者,每天必须吃一根火腿肠当早餐,持续了十多年。
油炸食品,特别是反复使用的油,会产生大量致癌物质。高温油炸会产生丙烯酰胺,这种物质已被证实与多种癌症相关。
含糖饮料和零食,过量摄入糖分会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度,长期刺激胰腺。更要命的是,这些食品往往会引起肥胖,而肥胖本身就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记得有一次查房,我遇到一位56岁的退休教师,他说:"张主任,我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没有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以前总觉得吃得简单就是委屈了自己,现在才明白,那些看似美味的加工食品,实际上是在慢慢地侵蚀我们的健康。"
这句话说到我心坎里了。在我行医这些年,见过太多人因为不当的饮食习惯付出惨痛的代价。胰腺癌的五年存活率不到10%,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破碎的家庭和遗憾的人生。
那么,如何预防胰腺癌呢?除了远离上述三种食物,我建议:
多吃新鲜蔬果,富含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期熬夜;
适量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定期体检,关注身体变化。
现在每当我看到年轻人端着一份油炸食品,或者拿着加工肉制品当早餐,我都忍不住想上前提醒。可是预防胜于治疗这个道理,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最懂。
作为一名医生,我深知,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习惯。但为了自己,为了家人,改变从现在开始都不晚。毕竟真正的美味,是能让我们健康地品尝更多年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