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大全网

四岁外孙女巧言天赋异禀

发表时间: 2024-12-16 16:51

四岁外孙女巧言天赋异禀

由外孙女四岁会“巧言”说开去

小女家的外孙女儿雨欣,今年3月刚满四岁。从她咿呀学语起,小嘴便特别乖巧,常说一些在大人看来也匪夷所思的话,令人过后回想还忍俊不禁,揣摩揣摩,似乎还颇有些耐人寻味。

大约是去年,她姨妈带她去市场给她买衣服和好吃的,回来的路上她许是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激之情,就抬头看着姨妈说:“姨妈,虽然我不经常见到你,但是我很喜欢你,我叫你妈妈好吗?”姨妈听她用了“虽然”“但是”好像小学生学造句一样,觉得好笑,便随口答道:“好啊!”她便甜甜地一声声地叫起来:“妈妈,妈妈! ”以后见面,她并没有再主动叫过,也许是忘了,也许是不好意思,只在大人逗她让她再叫的时候才偶尔叫两声,有时她也提条件:“给我买好吃的我就叫妈妈,不买好吃的就叫姨妈。”

她两岁的时候,有一天傍晚我抱她在公园里走,从身后走过去一位女子,后影很像他妈妈,我便逗她:“欣欣,你妈妈,叫,快叫!“她知道不是,忸怩着不叫,我激她说:“不叫我不抱你了!”她大约怕真地不抱她,便大着胆子低声怯怯地叫了一声“妈妈!”我小声说大声点儿,妈妈没听见,她就提高8度又喊了一声,结果已走出七八米远的女子奇怪地扭回头瞅了瞅我们,她立即羞涩地将头趴到我的肩上。以后再碰上类似的情景,逗她喊她就"ěng”着,又笑又摇头;有时也悄悄喊一声,然后一手捂了嘴,一手扎煞着,故意夸张地缩着脖笑弯了腰。

不知她是从哪里听到的那句话。有一次我们正坐在沙发上,她突然站起身从沙发上走到我身后,趴在我耳边神秘地轻声说:“姥爷,给你说句悄悄话。”我就把头歪一歪靠近她:“什么悄悄话?”“我要吃喝玩乐!”接着又同样向她姥姥说了一遍。问她跟谁学的,她笑着跑开了。

爱美是人的天性,而女子似乎更具这方面的禀赋。女孩子亦不例外。我家卫生间淋浴的喷头本是住房原装最简陋的白色塑料的那种。那天我把它拧下来换上了一只喷淋可调的不锈钢喷头,喷孔蓝黑相间,外观尚可。我把换下来的原装顺手放在窗台下的暖气片上,雨欣过来仰头看着新喷头:“哇,姥爷,这个好好漂亮啊!”又指着换下的那个:“那个好丑哇!”

一个星期天,她妈妈带她到单位去玩儿。单位领导是一位爽朗大方、颇有风度的女性。雨欣一见到这位领导便主动上前拉着她的手问:“你是她们的领导吗?”那位领导听了又惊又喜,哈哈大笑:“我不是领导,我是阿姨,这孩子这么聪明有趣!"她一把抱起雨欣,亲个不住。回家的路上,雨欣告诉妈妈:“你们的领导又美又漂亮,就象一朵鲜花一样,还抹着口红。”她妈妈把她的话学给我们听,我就逗她:“她们领导长得怎么样?”她就像背书一样一口气把那几句话重复了一遍,竟是一句不落,只字未错。下次再见到那位领导,她就当面表述了同样的意思,个别地方略有调整:“阿姨,你抹着口红,真美,就像一朵鲜花一样。”

据雨欣学说,那位阿姨领导当时高兴得“噢,噢······雨欣,雨欣!”抱着她直转圈儿。

在她一岁多的时候,一位姓黄的阿姨带了她两年多,由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上了幼儿园后也还念念不忘隔些日子就吵着“去黄奶奶家”,有时竟然急得哭闹,大声喊着:“我要找黄奶奶,我好想······”

上幼儿园后,雨欣只在周末才有空来我家。高兴时见到我就说:“姥爷,我有好长时间没有见你了,我好想你哟!”尽管我怀疑这未必是她的由衷之言,但听她这样说心里还是暖暖的。时间长了,经观察发现,她说过的很多话,大都只说一次,过后再没有重复过;而且很多也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听后也是一笑了之,多忘却了,谁也不往心里去。小孩子的话能作准能当真吗?

我没有特别研究过儿童心理学之类,不明白三、四岁的小孩子说这些话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哪里学的,还是即兴发挥、信口开河随便一说,抑或是心有灵犀有感而发的肺腑之言?

也许三者兼而有之?

都说“童言无忌”,大抵是因为儿童天真无邪,心灵纯真透彻,没有城府,自然也不会动什么心计,不害人也不防人,绝不前怕狼、后怕虎,瞻前顾后,忧谗畏讥,不怕也不会想到这样说那样做可能有什么后果,对他人对自己会怎么样,所以他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口无遮拦,畅所欲言,所以也才有了这样的结论:“小孩儿嘴里吐实话”。

而看那些从小孩过渡来的大人们就不同了。他们一旦脱离童年,改变童心,堕入“三界”,就由“性相近”而“习相远”了,于是人的分野就清楚地显露出来:

一种人无欲无畏,刚正不阿,“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屈原·九章》), 为民请命“鼓与呼”,直言不讳,敢于甚至为求真理、伸正义,不惜毁家纾难、慷慨赴死,“用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语)。这应该算作当之无愧的“完人”。

而另一种人则比较灵活达观,他们乐天知命,随遇而安,平日里明哲保身,洁身自好,“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唐·白居易引《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变通),审时度势,待机而动;时令不好,气候、环境于已不利,他们宁肯三缄其口,有时可能也会随波逐流,敛其锋芒,以趋利避害。这种人占大多数,其实是“常人”,却仍亦不失为君子。

最凶险可怕的是第三种人,他们心地险恶,为追名逐利,争官弄权,交结朋党,钻营舞弊,趋炎附势,阿谀奉承,谄媚取宠;尤其对位高权重之当权者,认为于己有用,需有求于彼者,察言观色,投其所好,花言巧语,吹拍逢迎,有奶便是娘,全不顾人格面皮;更有朋比为奸,踩着别人往上爬,损人害人者,则又等而下之矣。这就是小人。

然而,话要说回来。就“言”而言,为什么有人无忌敢言,有人三思慎言,有人谄谀巧言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欲”字作怪。“无欲则刚”(林则徐联语)刚者,硬、强是也。无欲无求,自然无畏,特立独行,说话硬朗,什么也用不着怕,正所谓“心中无闲事,不怕鬼(叫)敲门”;反之,心中有闲事呢?“刚”得起来吗?

好一个“欲”字了得,直照出人间万象!

对于“完人”,我们崇拜;对于“常人”,我们理解;对于“小人”,我们鄙弃。鄙弃之余,还要提醒那些可能为其巧言所惑所感而为其所用的人们,你别忘了,两千多年前,老祖宗们就已经无情剖析、真切看透了这类小人、恶人的可恶嘴脸和阴险用心:

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真实的话不好听,好听的话不真实);

论语》:“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伪装和善,没有什么正事儿);

战国策》:“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客人夸我好,是想求我帮他办什么事儿);

诗经》:“巧言如簧,颜之厚矣。”(花言巧语,说得如象奏笙簧那样动听,脸皮真厚哇!)。

作为身居官位,手握一定职权、势利的人们,你要时刻头脑清醒,别成了以上那些面带微笑而心怀叵测的小人们的工具:他有所企图,他想利用你为他服务,他也很想把你拉下水甚至与你同归于尽······

审之慎之!


2005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