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大全网

揭秘修行秘诀:油条大哥的修行课,不可错过!

发表时间: 2025-02-03 19:15

揭秘修行秘诀:油条大哥的修行课,不可错过!

我家楼下有个菜市场,这个菜市场真的很神秘,里面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是却隐藏了一些奇怪的人。比如砍猪肉的郑屠,他整天拿着一本六祖坛经在那看,还有卖烧饼的韩大爷,常常大谈国际局势,还有会聊禅的豆腐西施等等,

其中还有一位,也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他就是占据了菜市场最佳商业位置、引领菜市场早餐营养风潮的“油条胡。”胡大哥。



油条胡没有读过什么书,但是却不知道从哪里懂了一点点东西,他也不和别人说,也就是我和他聊的时候,他说一点,说出来好像懂很多国学啊哲学啊。


可是,菜市场的大妈啊大婶啊小姐姐啊,去他那,他又是另一番光景,说话甜言蜜语,所以他的油条生意好。


当然他炸油条的水准确实也很不错。

对于他这种深藏不露的老油条,我一定不会放过他,没事我就会去找他闲聊,希望从他那学习点什么。


有一次,我走过去,看到他正坐在摊子后面瞌睡,我叫醒他,要他送我一根油条吃。我们聊起来,天南海北的,聊到了修行上。


我问:油条胡,你说,人到底应不应该修行?


他说:该不该都是在修行,哪一个不是在红尘里修行?你看看我,每一天早上五点,就得从被子里钻出来,跑到这里来做准备。这不是修行是什么?


你看看你自己,一天到晚瞎忙忙的腾腾转,这么多年了早餐都还是吃根油条,加一杯豆浆都舍不得,这不是修行是什么?


每一个人来这个世界,都是来修行的,有些人知道,有些人不知道而已。


人在世界上,有的人苦多于乐,有的人乐多于苦,有的人苦乐参半,

乐多于苦的人,一般很难有心思修行,这类人如果发心修行,很是难得。



不过这一类人很难做到放下拥有的,从自己的舒适圈跳出来。也很容易走进那个追求神圣殊胜的路上,因为他们要追求更好的目标,把修行变成了俗世的一种更高的追求而已。


苦多于乐的人,很容易引发修行的心思,他们想要超脱的欲望太强,因此修行起来,很坚定。可是,他们也因为在苦里面沉浸太久,以至于很难理解,修行并非要你从表面的苦难里逃离,也不能避免你躲开必然的苦难。


苦乐参半的人,性情没有那么极端,他们发心修行的时候,很容易贪图新鲜,试了这个不行就试那个,在很多的信息引导里迷乱。


能够发心修行的人都是难得的啊,他们都希望觉醒,就是这个希望觉醒的心,就非常难得。所以不管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什么触发了我们要去修行的这份心愿,都是我们的的缘分所致。



我问:那么,修行到底应不应该厌离这个世界?难道真的要在这个俗世世界里混迹才能修的好吗?


他说:如果真要你厌离这个世界你能离开到哪去?你是可以住到海底下去还是可以住到珠穆朗玛峰上去?你就算住到山里面没人知道的地方,那也是这个世界,你还是没有离开这个世界,只不过你从人多的地方到了人少的地方而已。


如果你心里面有世界。那你就住到外太空也 不算厌离这个世界。


我说:我们修行时候听别人讲要厌离心要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他说:这只是一个引导人家进门的方法。好像家长骗小孩子做作业,你做完作业让你看看电视,考试好了带你去游乐园玩,是这个意思。

你如果还总是贪图红尘名利。贪图感官享受,你又怎么能够发心去修行呢?



所以有必要用一些手段去吸引你来进这个修行的门,可是进来了你要明白,没有世界可以厌离。


修行不是要你厌离哪个世界,因为你哪都厌离不了。反倒是要你接受你所在的地方,接受你所遇到的地方,接受你将来会遇到的地方。


有一天你对你所在的世界,没有任何厌离的感情升起来。你才不被这个世界所困扰。


我问:那么真的一定要在乱七八糟的环境里混迹和光同尘才能修得好吗?有好地方不能去住吗?有清静的地方不能呆着吗?


他说:并不是如此,你要住在哪里都是你的自由,你按你的意愿去做,你按你的际遇去做。你让你的缘去住。


就好像我在这里炸油条,我为什么不到隔壁街区的菜市场呢?因为那个菜市场可能环境不太适应。也有可能租金比这边贵,可能这边也有我的朋友,那我当然就选择这里。


并不是说要你一定要在某一个环境里才行,而是说你要有 不去分别,执着环境的心。假设现在有一个强制的力量,把我非逼到隔壁的社区去,那我也能够随遇而安,很快适应。


因此有人住在山上或者找个清静的没人的地方住着,不代表他就不能在红尘中安然而居了。有人在红尘中混迹,也不代表他就能够修得和光同尘。



修行不是要你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而是要你转移一种心态去看待同一个地方,去看到每一个地方相同的一面。

假如你一辈子都要到处奔波劳累,在一个地方住几个月就要跑到另一个地方很快又要被人赶走,这种颠倒的生活之中,你还能够保持心是安然的。那修行的程度也就很高了。


我问:修行有没有次第,需不需要一种统一的次序?


他说:修行当然是有次第的,可是这个次第却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有些人的天资不一样,有些人后天努力的程度不一样,有些人的个性,特性选择的路都不一样,所以每一个人修行他们的次第都不一样。


有些人,可能是先明白道理,然后再投入实践,而有些人可能是先在事情中磨,磨到最后才明白道理,有的人可能先是拿起屠刀,遇到一点触发的机缘,才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有些人则是,天生就有悟性,从小到大慢慢的一直都在这里头。


如果修行的人非要执着认定自己一定要按照某种次的次序去进行,这自然是一种偏执。


所以说,明白的老师很重要,他能够在你特定的时期,给你关键的点拨,他看得清楚你看不清楚,你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走。



你看六祖,他这种慧根的人属于上上根中的上上根。即使是他这样的人,也需要有五祖去点拨他,去指导他。


因此一个人修行,自己盲修瞎练是不行的,一定要有老师指导,就算没有明确的老师,也应该参考前人的经验。可是完全按照前人经验,照本宣科按图索骥也是不行的,还是要明白自己的特点。


对于次序和时间的执着,可能会障碍我们修行的步伐,只有抛下这些习见。彻底打开自己的心扉,接受事情的各种变化的可能性。


其实,次第是一个权且的说法,是针对我们这种思维模式来说的,在佛陀的思维模式里,一就是一切,初就是圆满、因为他慈悲我们喜欢打怪升级,因此说些次第哄我们玩。你想想,时间在自心本元那里消陨了,不生不灭、那次第在哪里?



我问:那么,修行不可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他说:我们常听到祖师大德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无可得一切都无可得。所以修行也是,不要认为自己可以得到什么东西,既得不到境界,也得不到名利,也得不到什么好的地方,好的财富。


可是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明明感觉是有所得的呀,比如生活变化了,心境变化了,自己活得比以前舒服自在了,幸福了,这不就是有可得吗?为什么说无可得呢?


他笑着说:说无可得是要我们不做有可得想,你得到就得到了,得到就代表着还会失去。你如果有这个得到的想法,那你一定会有失去的时候。


有得到的想法你就陷在那个有和存在的里面,既然是存在就会丧失,所以你还在那个二元对立的里头。


大修行人告诫我们无可得是要我们从心底脱离这种二元对立,我们不要认为好了变化了就是得到了,我们不要认为我们过得舒服了,自在了,就是得到了,我们不要认为我们看见的某种境界,我们到达了某种地步就是得到了。


你仔细想想你能得到什么呢?你什么都得不到。你只有从来不得到你才从来不失去。


因此正因为你什么都得不到,所以你也不用放下什么,因为你从来没有拿起过,本来就是这样,你没有拿起你干嘛去放下呢?


你要去放下恰恰代表你在执着,所以你懂得这道理,你连执着就自己 自然而然的消散了。你自然而然不去执着,而不是你故意去消除这个执着。



一切不可得就是一切不必执着,一切也不需要执着,既不需要去消除执着,也不需要去建立执着。

你看我炸油条就是这样,油条一分钟前它是一团面粉在我手上经过了一下,在油锅里过一下,经过金钱的交易,它很快变成了别人口里的食物。


你说这个油条到底是我的还是他的?到底是我得到了什么?还是他得到了什么?从他口里最后到他胃里消化,最后他油条也变成了残渣。



因此这根油条对谁来说都是无可得的,我们尽可能去享受他,我享受制造它的乐趣和充实;我的客人享受品尝它的美味。可是我们都不必去执着拥有他,得到他,我们不和他纠缠,于是我们和油条既享受了油条的美好,又不被油条羁绊。

这便是无可得 的妙处啊。


那些自认为在世界上捞取了很多东西,把什么东西都捞到自己身上来,拉到自己家里认为这就是得到。


还有些人喜欢别人的赞美,喜欢别人的肯定,喜欢占有别人,认为这就是得到。这些得到最终都要失去,


当他执着这些得到不愿意失去的时候,他就会陷入深深的痛苦。修行也是如此,不管你修的多好,都不要把它放在心上。你一放在心上就算你修的再好,他也变成了你的障碍。


另外,从空性智慧来看,一切皆空,皆是因缘际会的暂时现象,那还得个什么,不生不死的本来里面,还有所谓的得与失吗?


(本文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