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19-11-27 17:26
来源: 旅行公猪
原文标题《如何鉴别对虾、罗氏虾、北极甜虾……一文解决“虾”认识》
——你知道虾为什么叫虾吗?
长毛对虾(俗称红尾虾)
网上一搜,不少人回答:因为虾是虫类,又生活于水下,所以叫虾!乍眼一看,好像挺有道理,但虾的繁体字是“蝦”……
那又为什么要叫蝦呢?其实很简单,因为古代“叚”通“霞”,霞即晚霞,“入汤则红色如霞也”(《本草纲目》),引其特征而成字。关于虾字的出现,《尔雅》最早是写鰕;汉宣帝时,王褒的楚辞「九怀•通路」“鲸鱏兮幽潜,从蝦兮游陼”开始用蝦,之后两者并用,互通有无,而字体书法虽历经百家,但“叚”这个特征一直伴随左右。
虾字演变
这样通俗易懂,却因为汉字简化而令人望文生义,也是始愿不及此。另外,不管是《康熙字典》还是“维基百科”,都没有“虾”字来源的纪录,更别说互动、百度这些百科了——本文也许是第一篇探讨虾字渊源的文章。(现在维基有,那是我贡献的)
当然,咬文嚼字就没意思了,作为科普文章,最主要还是解决“虾”认识!例如:
接下来,我将通过研究虾的结构、种类,一一解疑释惑。
皮皮虾一拳打爆蟹螯
p.s:
1、关于鱼虾蟹贝,除了鱼还没写,按照贝、蟹、虾的顺序,本文是第三篇;
2、由于中文学名尚未全面确认,而俗称繁杂,为求准确,本文皆附拉丁学名;
3、本文以WoRMS最新数据为准,订正不少维基、百度等尚未更新或者乱写的词目;
4、图片约⅓为本人绘制、拍摄(包括GIF),⅔引自维基共享资源以及WoRMS等世界科研网站,并重新整理、翻译。
虾,定义上有狭广之分,狭义是指软甲纲十足目的真虾下目,例如太湖白虾、罗氏沼虾、北极甜虾;广义则包括一切带虾字的节肢动物,例如对虾、龙虾、皮皮虾、南极磷虾等。具体怎样区分,那就得先从结构说起。
虾的形态特征是分类的主要依据,例如:鳃腔,口器,额角上的刺、脊、沟,第三颚足指掌长度比,第二胸足螯节差异等。
虾的分类细节
虾由头胸部和腹部构成,共有附肢21节,包括:带柄的复眼;具有触觉、嗅觉、平衡作用的第一触角和第二触角;用来抱握、切断、研磨食物的大颚、第一、第二小颚;协助摄食、呼吸的第一~第三颚足;用以爬行、捕食的第一~第五胸足;用于游泳的第一~第五腹足;还有升降、弹跳作用的尾扇,由尾柄和尾肢组成。步足还分成指、掌、腕、长、座、基、底7节,有些种类,第一、二步足前3节,通常会特化成可动指和不可动指,即虾钳。
虾结构
虾的重要器官集中在头胸部。剥开头胸甲,虾头两侧的白色筛状物为鳃,用来交换气体;褐色腺体是肝胰脏,产生消化酶消化食物;胃由贲门胃和幽门胃组成,贲门胃先用角质齿磨碎食物,幽门胃则用刚毛过滤,过滤物通过第二触角基部的排泄孔排出,剩余的转送至肝胰脏包裹的中肠,在这里进行食物消化以及养分储存,最后的废弃物经后肠由肛门排出,后肠即虾线。
虾剖面
卵巢与精巢也位于头胸甲内。和螃蟹一样,偏淡水种类产卵比较少,例如太湖白虾每次只有600-5000粒,而海虾通常有10-100万粒;不过,与螃蟹只有一种传教士姿势不同的是,虾类解锁了更多交配姿势。
虾的交配过程
如何分辨虾的性别?
对虾的性别分辨
至于虾籽满腹的,也并非就是母虾,有些虾类,例如北极虾,本身便是雌雄同体。
不同的虾,有不同的生命周期,以对虾为例,一般会经历受精卵、无节幼体(6期)、蚤状幼体(3期)、糠虾幼体(3期)、仔虾、幼虾、成虾等阶段。其中,无节幼体没有口器,趋光性强,不摄食,依靠自身的卵黄维持生命活动,在2天左右完成6次蜕壳变成蚤状幼体;蚤状幼体形成胸甲,生出7对附肢,出现完整的口器和消化器官,开始摄食,经过3期(3天)发育为糠虾;糠虾幼体再经过3期(3天)发育成仔虾,终于能够捕食小的浮游生物。
糠虾幼体被大量捕捞,便是青岛俗称“末货”的海鲜。
对虾的生命周期
说完虾生大事,接着便是——
寄居蟹虽说不是螃蟹,但好歹和螃蟹同样是抱卵亚目,就像同一省里的不同城市,始终还算“一家人”,而广义的虾就不一样了,它们不但不同省,甚至是不同国家!
生物学家把软甲纲分成3个亚纲,其中,叶虾亚纲是一个原始类群,现存61种,长得有点像虾,不过和虾几乎没关系;另外一个亚纲——掠虾亚纲,虽然只有1个口足目,仅仅484种,但很受人类待见,因为里面有重要的海鲜成员——皮皮虾;然而,最最重要的还是真软甲亚纲,这一亚纲包含各种各样的虾类、蟹类,目前有41877种。由于种类太多,真软甲亚纲分成3个总目,其中,原虾总目也是一个原始类群,现存67种;囊虾总目虽是大群,计有25135种,但体型普遍较小,贡献不大,像海蟑螂更是令人讨厌;第三个总目——真虾总目才是人类的最爱!它又分成十足目和磷虾目,合计16675种。当中,十足目再细分成枝鳃与抱卵2个亚目,枝鳃亚目最大特点是就拥有枝状的鳃,同时它也不抱卵,所有对虾便是这一亚目的成员,共有528种;抱卵亚目又叫腹胚亚目,顾名思义,这一类雌性会在腹足上孵化受精卵。抱卵亚目也是一个大群,统计有16061种,这么多,当然更要细分了,所以有无鳌、螯虾、短尾、真虾、蝼蛄虾等共11个下目。到这还远远没完!例如真虾下目又继续分成15个总科……
软甲纲的演化树
印象中,像草虾、花虾这些对虾和真虾并无两样,没想到在分类学上竟是不同亚目;实际上,虾的不同英文单词早就揭示了,例如真虾是Shrimp,对虾叫Prawn,Lobster是无鳌的龙虾,而包括小龙虾在内的螯虾叫Crayfish。那Prawn和Shrimp都有什么区别呢?通常,对虾会比真虾大,但这种区分很笼统,假如遇到一只小对虾和一只大真虾,便很为难了,准确无误的辨认还得从下面这5个特征着手:
对虾与真虾的5大区别
另外,根据生长环境的不同,一般还会把虾分成淡水虾和海产虾,这种分法可以用,但并不严谨,例如,罗氏虾和大闸蟹一样,刚出生时需要半海水环境,但却在淡水中成长,那你说它是淡水虾还是海产虾呢?
据WoRMS最新统计,真虾下目有3684种,而包括皮皮虾、南极磷虾等所有带虾字的节肢动物在内,现存合计6577种,由十足目、磷虾目、口足目三分天下。
常见的15科24属
接下来,根据上图列示,简单地介绍一些常见虾类。
一、对虾:
对虾这个名字,据说来源于慈溪太后的“赐名”,不过已无从证实,更可信的应该是过去北方习惯以成对出售,当时的虾便是中国对虾,因为虾身几近透明,又称之为明虾;明虾很大,多只不好算,一只又不好看,市场便流行一对出售,久而久之,便成了对虾。
古代北方的卖鱼图
对虾总科下分5科,其中,对虾科包含27属。
赤虾属72种,常见有:
须赤虾Metapenaeopsis barbata
戴氏赤虾Metapenaeopsis dalei
新对虾属28种,常见如:
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
对虾属33种,常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