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26 10:14
近日,近百只熊猫鸭来到山西省运城市平陆三湾大天鹅生态保护园越冬,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拍摄。
熊猫鸭学名斑头秋沙鸭,又称白秋沙鸭,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头秋沙鸭的“熊猫鸟”的俗称源自雄鸟的繁殖羽特征,而不是因为数量稀少。有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的斑头秋沙鸭的数量在20万左右,暂无灭绝的风险。斑头秋沙鸭外表美丽、泳姿动人,是著名的观赏鸟。缺陷是人工繁殖极其困难、肉味腥,但是幼雏的存活率非常高,易于饲养。从人类社会角度来看,斑头秋沙鸭更适合作为观赏鸟类,经济价值相对较低,这对它的保护与发展是有利的。
斑头秋沙鸭通过潜水觅食。日行性,白天优游于江湖间觅食活动,夜晚栖于芦苇丛或树洞中休息。觅食活动在白天。常常在平静的湖面一边游泳一边频频潜水觅食。潜水深度和每次潜水的时间长短均不及其他秋沙鸭,通常一次潜水时间多在15-20秒。斑头秋沙鸭属于杂食 性鸟类,食物包括小型鱼类、甲壳类、贝类、水生昆虫石蚕等无脊椎动物,偶尔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水草、种子、树叶等。
斑头秋沙鸭多分布于欧洲和俄罗斯北部,9月开始从繁殖地南飞,10月—11月陆续到达中国东北南部、华北和以南的越冬地,多数于次年3月—4月从越冬地往北迁徙。迁徙时,常二三十只的小群迁飞,也有几只至十多只的小群,很少单只活动。
斑头秋沙鸭虽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但整体数量也呈现下降趋势。在曾经的中国特别是长江以北地区,种群数量相当丰富,如今则明显减少。
斑头秋沙鸭对野外生存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是湿地生态系统的指示性物种,它们不仅要求林茂遮天,便于营巢,还要鱼虾资源丰富,食物丰沛,所以也被称为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和“检验师”。
来源:生态中国网综合新华社、包头环保、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本图文不做商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