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2-15 06:43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受到儒学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很长时间以来对男女之事都保持着传统的观念。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思想也逐渐放开了起来,大城市的陌生男女会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寻找“一夜情人”。
小王就是众多饮食男女之中的一员。
王先生年满28,单身一人在上海打拼,平日里最大的爱好就是下班后到酒吧小酌两杯。
谁知上周五却意外遇到了自己的“桃花运”,两人情投意合便到旁边的酒店开了一间房。
然而过了两周之后小王的身体却出现了发热的症状,到医院检查才发现自己患上了艾滋病。
实际上如今像小王一样感染艾滋病的人不在少数,那么感染艾滋病后身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又应该如何预防呢?
近些年患上艾滋病的人数正逐年增长,光是今年上半年,艾滋病的发病人数就达到了27505人。
并且如今患上艾滋病的不仅是年轻人,许多超过60岁的中老年人艾滋病发病率也在不断攀升,这种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艾滋病通俗来讲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随着病情的进展身体内的免疫系统会因此而受到破坏。
当艾滋病毒进入人体之后,会不断攻击我们身体中的免疫细胞,最终导致免疫功能丧失,从而增加各种细菌、病毒的侵入,增加感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根据中国卫健委公布的数据能够看到,截止到今年6月30日,我国现存的艾滋病患者总数达到了1329127例,其中的死亡人数就达到了474006例。
这样庞大的患者数量凸显出了目前我国艾滋病的严峻形势,也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众所周知,艾滋病毒只能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这之中传播范围最广、人数最多的方式就是性传播。
尤其是男性性行为和多性伴者感染艾滋病的风险非常高。
虽说现代社会一直在加强对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但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却依然居高不下。
这种问题实际上与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有一定关系。
随着人们观念的开放和人们对个人价值的追求,越来越多人选择到大城市发展。
在人生地不熟的城市中,很多人都希望能有一个人陪伴自己,满足自己的个人需求。
但谈恋爱在一些人眼中会被视作负担,“一夜情”就能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
与此同时中老年人的个人需求也同样被人们忽视。
很多人认为中老年人不需要“性生活”,但他们却依然存在这方面的需求。
因此在一些公园角落和非正规的营业场所中,就会针对中老年人群提供服务的情况。
由于他们安全意识的缺乏,就导致患上艾滋病的风险大大提升。
在患上艾滋病之后人的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不同时期的变化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当艾滋病毒进入人体第一天后,病毒会快速在身体内寻找免疫细胞,尤其是CD+T淋巴细胞并将其感染。
因为艾滋病毒十分会“伪装”,因此身体的免疫系统也很难发现其存在,我们的身体也不会出现任何症状。
不知不觉中大量的CD+T淋巴细胞就已经被“暗杀”。
自艾滋病毒进入身体的那一刻起,就会不停地进行分裂、复制,并且杀死我们的免疫细胞。
一周后就会有人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出现发热、咽喉痛等情况。
只是这些症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也因此会被人们当做感冒而忽视。
2-4周之后所有感染艾滋病的人都会出现感冒的症状,之后因为进入潜伏期,病情会渐渐消退。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病毒已经停止了分裂和复制,只是分裂的速度身体的免疫系统依然难以察觉而已,不适的症状也会因此而减轻甚至消失。
早期时因为艾滋病正处于潜伏期,即便使用试纸也很难检测出结果。但若是此时进行检测,就能看到非常明显的两条横杠。
如果此时能够到医院按照医嘱进行治疗,正常生活基本不会有什么影响。
随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身体中的艾滋病毒会越来越多。
1年后就已经进入了慢性感染的阶段。
此时艾滋病毒并不会给我们造成明显的症状,但免疫系统却逐渐被削弱。
若是能够在此时进行正规治疗的话,就能够有效控制病毒的复制,保证免疫系统功能不受影响。
但若是不进行治疗的话,病毒数量将会越来越多,最终彻底破坏我们的免疫系统。
感染艾滋病毒10年后,若此时依然没有对病情进行治疗的话,免疫系统就已经彻底崩溃,我们也进入了艾滋病期。
此时各种炎症和恶性肿瘤会随之发生,不仅会大大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更是会对我们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不过对于艾滋病患者来说,患上疾病后的症状会与常人完全不同,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感冒,都很容易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为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系统遭到了破坏,因此在患上感冒之后,身体内用来杀死病毒的细胞就无法发挥其最佳效果。
因此他们患上感冒之后的时间更长,症状也更加严重。
普通人患感冒即便是不吃药也能一周自愈,但艾滋病患者就会出现高烧不退、严重喉咙痛和持续咳嗽。
不仅如此,艾滋病患者在患上感冒之后也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就比如肺炎、支气管炎、鼻窦炎等疾病。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还是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无法有效的清除病毒,从而让细菌和病毒对其他部位造成感染,诱发其他疾病。
对于艾滋病患者来说感冒也只是小病而已,若是患有一些其他疾病的话,死亡将在所难免。
这之中最常见的就是机会性感染,也就是指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隐球菌脑膜炎和巨细胞病毒感染等疾病。
这些疾病在普通人身上并不严重,但对于艾滋病患者来说却是致命的。
除此之外心血管疾病也会增加艾滋病患者死亡的风险。
有研究表明,艾滋病患者因为自身存在的慢性炎症、药物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影响,会大大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而导致艾滋病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中,心脏病和中风就占据了非常高的比例。
虽说通过早期对艾滋病的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寿命,但是任何疾病对他们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存在,甚至还有可能会遭遇社会的歧视和偏见。
那么到底要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呢?我国又应该怎样降低艾滋病的发病率呢?
若是我们想要预防艾滋病,最主要的就是管住自己的身体。
从上文中我们也能了解到,性传播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因此千万不要因为我们的一己私欲,把自己陷入健康的危险之中。
若是真无法把持自己欲望的话,也一定要佩戴好质量合格的安全套,降低感染的风险。
若是想要进一步降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还可以提前使用药物。
这种药物能够在HIV病毒暴露之间就抑制病毒的复制,从而降低感染风险。
因此高危人群比如男男性行为者和与HIV感染着存在性接触的人群,也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这些药物。
血液传播的预防和母婴传播的预防则相对更为简单。
血液传播只要避免共用注射器和其他针具即可,需要输血的患者也要确保血液和血制品经过HIV检测合格。
母婴预防则只要在母亲怀孕期间接受抗病毒治疗就好,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分娩、喂养方式。
若是想要降低艾滋病的发病率,单靠媒体宣传是远远不够的。
这不仅需要学校来展开防艾宣传、更是要通过社区来传播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这种做法不仅能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还能有效降低艾滋病的发病率。
艾滋病实际上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因此在患上之后并不会出现太明显的症状。
随着病情加重或者并发症的发生,我们的身体状况才会不断变差。
由于艾滋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因此患上之后就只能通过药物来缓解病情,若是控制良好的话活到80岁也不是什么难题。
现如今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和“一夜情”问题的频频出现,感染艾滋病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甚至有很多老年人患上艾滋病。
因此还是希望大家能够自爱、自重,若真的把持不住自己的话也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以免给自己和家人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我们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尊重和善待艾滋病患者,毕竟感染艾滋病毒不是一个人的过错,也不应该成为歧视和排斥的理由。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4.11.29 高危行为后:身体出现这些症状,或是艾滋病信号
腾讯医典 2021.10.20 感染艾滋病的人,身体会出现这10个变化,你可一定要留意……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9.18 我国艾滋病患者的死亡趋势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澎湃新闻 2020.11.18 知艾防艾|预防艾滋病宣传知识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23.11.10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会有哪些症状?带你认识艾滋病
智研咨询 2024.9.3 2024年中国艾滋病感染人数、死亡人数分析:我国艾滋病预防体系不断改善,2024年上半年发病人数同比减少76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