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2-02 01:01
来源:憨爸的笔记本(ID:han-daddy02)
作者:憨憨爸
在我们周围,有许多这样的父母:辛苦一辈子,抚养孩子长大,只希望孩子能一生无忧,平安幸福。
但,现实却总是不尽如人意,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理解父母的辛劳和付出。
生活中常见一些人,花着父母的钱,享受着父母没有享受过的奢侈,却对父母的努力嗤之以鼻,觉得不够体面。
世上最大的遗憾莫过于父母倾尽所有,却未能培养出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
上周末比较闲,我们一家去了妻子的闺蜜家做客。
她家12岁的儿子正沉浸在一场激烈的线上足球对战里,双眼死死地盯着平板电脑的屏幕,手指在屏幕上飞速滑动,嘴里还不断地叫嚷着战术:“快,传球,快射门啊!”
孩子穿着球限量版运动衫,手腕上戴着价值不菲的智能运动手表,角落的整理箱里放着一堆专业的足球护具,无不显示出他对足球的热情和投入。
这时候,他爸要给我演示一个东西但是不会操作,就隔着茶几轻声叫他的孩子:“儿子,能帮我看看电脑里新安的软件怎么用吗?我有些搞不懂。”
孩子皱着眉头,不耐烦地回应道:“哎呀,爸,我正忙着呢,这事等会儿再说吧。”过了好一会儿,他爸说:“儿子,你能不能现在帮我一下。”
孩子不耐烦地把平板电脑往桌上一扔走过去,一脸不高兴的嘟囔着:“你就别碰这些东西了,不懂还乱弄,看,这样就好了嘛。”
随后,他又立刻回到座位上继续玩游戏,完全没有注意到他爸爸自嘲的一笑以及眼中流露出的失落。
这一幕,就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我的心上。
这看似普通的家庭场景,却像一面镜子一样,清晰地映照出当下部分年轻人在追求个人喜好时,对长辈需求的漠视和忽视,真让人感到无奈又痛心。
常听别人说 “身在福中不知福”,一开始我不太明白这话的意思,经历了很多事以后,才觉得说得真对。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身边总有人觉得自己的父母见识少,说话做事土里土气。但,大家有没有想过,正是父母平时省吃俭用,一分一分攒钱,才给我们创造了现在安稳舒服的生活。
等我们长大,进入社会,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不知不觉就发现父母有不少局限;慢慢地,心里就开始嫌弃他们了。
曾经的我们拿着父母辛苦挣来的钱,去学他们没学过的知识,去他们没去过的地方,见他们一辈子都见不到的世面,享受他们一直想却没过上的生活...
这本来是好事,说明我们进步了,是值得高兴的。
可渐渐地,有些人就开始飘了,觉得自己比父母强,对父母这也看不顺眼,那也不满意,嫌弃他们跟不上时代,做事笨手笨脚,融入不了自己的圈子。
大家都知道,经济学里有个词叫 “机会成本”,不少年轻人都觉得:父母做的很多事好像都 “不划算”。
比如,辛辛苦苦捡废品卖的钱,还不够在饭店吃一顿饭;种地挣那点钱,跟出去打工赚的比起来,太少了...
但其实,这些看着过时的行为背后,是父母在过去艰苦日子里积累的生存智慧;以前物资匮乏,生活艰难,这些本事可是维持家庭生计、养活一家人的关键。
那些在我们看来很老土的生活习惯,无一不是他们用半生风雨、摸爬滚打所沉淀下来的生存之道。
他们本身没有错,只是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发展的速度太过快,曾经的智慧在新时代里失去了用武之地,进而遭到嫌弃。
我们80后的父母,他们都是从苦日子熬过来的。当我们在20岁的青春年华还在学校里享受知识的滋养时,他们在同样的年纪却早已肩负家庭的重担,为生活四处奔波。
其实,他们不是不懂精致生活,也不是不知道时尚潮流,而是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给了我们。
现在,我们花钱大手大脚,一顿饭就花个大几百块。可我们的父母还是省吃俭用,整天为了生活琐事忙个不停。
我觉得,这不是他们让我们丢脸,而是我们在追求享受的路上走得太快,忘了自己是怎么来的。
我想,这可能就是人容易犯的毛病:心安理得享受着父母给的一切,却对他们付出的方式挑三拣四;一心追求理想的生活,却忘了是谁给了我们追求的能力和勇气。
其实,父母不是不想过好日子,只是把好东西都留给了我们。
所以,无论未来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请记住罗曼・罗兰的这句话:“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而父母,便是这样的英雄,他们用一生的默默奉献,为我们撑起一片天。”
时刻提醒自己,莫忘父母恩,用理解与感恩去回馈他们无私的爱。
来源:憨爸的笔记本(ID:gh_8c4b45563828),作者憨爸,8岁男孩的爸爸,左手陪娃,右手读写,分享平实生活和教育干货,喜欢就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