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大全网

腾冲印象:探寻边境之城的独特魅力

发表时间: 2024-12-13 10:46

腾冲印象:探寻边境之城的独特魅力

腾冲,一个只有六十多万人口的边境小城。但在地理学上、历史学上,腾冲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它是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的西南端点,是徐霞客花了近四十天游历考察并浓墨记述的“极边第一城”,是中国抗战史上,正面战场所书写下最为悲壮一页的地方。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到达腾冲的第一站,便去了滇西抗战纪念馆和国殇墓园。滇西抗战纪念馆再现了滇西人民的抗战历史,弘扬了滇西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国殇墓园是为纪念收复腾冲的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而修建。“国殇”二字取自屈原《九歌》中的一篇,是为追悼楚国阵亡将士而做的挽歌。抗战时期,这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一场国之殇?我们有必要了解这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

有一位名叫潘世珍的西南联大的学生,应征从军跟随滇西远征军到达腾冲,此前他从未来过这里。他笔下的腾冲宛如世外桃源,“腾冲是滇省最西的一个县份……全境气候温暖,滇西的民性温和而好客……这崇山峻岭之间的区域,历年来是绝少兵祸的。”就是这“绝少兵祸”之地,却遭罹了史上最惨重的兵祸。

地处西南边境的腾冲,本应该属于战略大后方。但1942年1月日军入侵英国的殖民地缅甸,夺取了首都仰光,直逼中国的大后方和西南门户,腾冲站在了阻击敌人的最前哨。应英国当局请求和保护抗战运输生命线滇缅公路,中国军队组成“远征军”入缅甸作战。但由于英国守军的弃阵逃离和战争指挥的失误,远征军作战失利,兵败缅甸,十万远征军损失过半,书写了中国抗日正面战场最悲惨的一页,小说《我的团长我的团》正是以此历史事件为背景而创作的。

时任腾龙边区行政监督、“云南王”龙云之子龙绳武带着多年搜刮的翡翠珠宝、象牙烟土等财物率部逃离腾冲,腾冲县长邱天培见龙绳武未做一兵一卒的抵抗就率先逃跑,而自己作为一介儒生又能奈何,也带着家眷弃城而逃。在逃难的家眷里,有一个才七岁的小女儿,名叫邱钟惠,日后成了新中国第一个乒乓球女单世界冠军,也算为这个家族挽回了名誉,争得了颜面。日军兵不血刃、长驱直入,于1942年5月10日占领了腾冲。自那天起,日军占领腾冲整整两年的时间,潘世珍笔下的世外桃源变成了人间炼狱,腾冲各族人民饱受日军的摧残蹂躏,所犯的罪行罄竹难书。

远征军在败退途中,为了阻止日军侵略的步伐,决定利用怒江天险挡住敌人的铁蹄,保住危在旦夕的昆明。在危急万分的时刻,引爆了炸药,炸毁了建在怒江之上的惠通桥。本在滇缅公路上的运动战,自此演变为隔怒江对峙的相持局面。日军跨不过怒江,中国军队也毫无进展,隔怒江对峙的局面持续了两年多。

(图片来自网络)

直到1944年“滇西大反攻”开始,随着中国远征军和盟军的一声声枪炮,浴火中的腾冲即将获得重生。1944年7月,远征军在盟军大规模空袭的配合下,发起了英勇的总攻。这是一场恶战血战,其战场的惨烈程度,是我们生在和平年代的人永远都无法想象的。一位时任美国陆军航空队中校的飞行员曾这样写到:“每天我从空中可以真真切切的看到腐物在腾冲城这个巨大的尸体上蠕动蔓延……凄绝人寰的战斗结束了,死亡的波涛冲刷着这座古城,拍打着城北城西的墙垣。腾冲死了。”最终我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收复了自抗战大反攻以来的第一个县城,9月15日腾冲军民举行了祝捷大会,但腾冲已是一片废墟,古城夷为平地……

正好最近网上爆出了腾冲某酒店拒绝日本人入住的新闻,而我们入住的民宿大门口也挂出了用中文和日文同时书写的不接待日本国籍游客的告示。我想这一举动绝非商家为博取眼球而哗众取宠、沽名钓誉,而是腾冲人最朴素的民族气节的真实流露,是对那段伤痛历史的悼念,是对英雄的亡灵的告慰,是对后来者的警示,更是每一位心怀民族大义、敬仰英雄、铭记历史的中国人一次心灵的救赎。我尊重他们的举动!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河岳英灵,碧血千秋。没有人能记住墓园名录墙上那一串串陌生的名字,那一串串陌生的名字在一声声亲人的呼唤中随风而逝了,化作这青山间一排排的墓碑。但当我看到很多小朋友在这一排排的墓碑前敬献鲜花时,我就知道世代中国人会永远记住他们共同的名字——中国远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