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2-15 21:54
孩子做手术、做检查,有时会需要进行全身麻醉。作为麻醉医生,山西爱尔眼科医院麻醉科主任高增斌时常被家长问道:“只是个眼科手术,孩子一定要全麻吗?”“听说全身麻醉会影响智力,能不能不做?”
今天,就请高增斌主任来聊聊儿童麻醉和麻醉评估那些事儿。
麻醉是救治儿童的好帮手
面对危险情况时,我们会迅速反应并逃离,这时身体也会随之发生一系列变化,如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呼吸加速、血糖升高等。这种下意识的反应被称为应激反应。同理,在医疗救治过程中,小朋友的身体在遇到外界刺激时,也会产生应激反应。所以,为了保证手术安全,麻醉医生要帮助小朋友尽力抑制这种应激反应,才能准确、顺畅地完成各项操作。
眼科手术的特点是创伤相对小、时间相对较短,操作极其精细,需要孩子完全配合,但儿童活泼好动,容易导致检查难以完成或影响手术安全。一方面,儿童心智尚在发育,还不足以理解并积极配合治疗;另一方面,儿童离开父母的怀抱,进入陌生的环境,加上病痛,更容易恐惧、害怕。为避免术中可能造成其他不必要的手术风险,所以需要选择麻醉的方式。
麻醉分为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和局部麻醉(简称局麻)。全身麻醉是通过给患者静脉注射药物或通过呼吸机辅助呼吸,使患者进入无意识状态;局部麻醉是指通过将麻醉药物直接应用于特定区域,麻醉局部神经,使该区域失去感觉。临床上,医生会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麻醉评估,采用合适的麻醉方式。相对来说,全身麻醉在儿童中应用较成人广泛。如果单纯局麻,可能会因手术过程带来的恐惧情绪,造成可怕的回忆,严重的会影响手术。全麻可以保障医生顺利进行手术操作,对于孩子而言,整个手术过程是在睡梦中完成的,不会造成精神创伤。
科学的全麻不会影响智力
听到全麻手术,很多家长担心全麻会让孩子“变傻”。目前国际上对全麻儿童智力影响无定论,一般认为单次全麻没有影响。还有研究表明,幼年时期痛苦的就医经历会导致其成年后对有害刺激产生痛觉过敏,并增加精神、神经疾病和人格障碍的发生风险;而麻醉药物的使用有助于减轻与疼痛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全身麻醉是麻醉医生通过对麻醉药物的调节使病人进入“无痛深睡状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以短暂失去痛觉,手术结束停止麻醉用药,一般全麻药物作用时间短,孩子醒来后,可在其体内完全代谢,不会遗留后遗症。而且在全麻前,麻醉医生会对孩子进行全身系统评估,包括孩子的年龄、身高、体重以及全身情况,精准地计算和控制药量。术后也会进行密切监护,目前全身麻醉的实施越来越安全了。甚至有研究表明,一次全身麻醉的药物用量对人身体的伤害还抵不上一次饮酒“宿醉”大。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临床上全麻可能影响智力的因素主要有:患儿有严重疾病身体虚弱,手术创伤大,手术麻醉时间至少在2小时以上,术后恢复时间长。
麻醉评估很关键
为了保障孩子在麻醉期间的生命安全,麻醉医生会进行专业、慎重的麻醉评估,以尽早识别风险,有针对性地做好术前准备。这是手术患儿就诊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般来说,麻醉医生会对患儿的术前检查、呼吸道条件、近期病史、家族史、过敏史、既往疾病及用药史等多个项目进行综合评判,从而确定手术时机和麻醉方案。因此,儿童在接受麻醉评估前需要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尿常规、胸部X线片、心电图等项目。同时家长们还要告诉麻醉医生以前孩子曾服用的药物,尤其是曾经发生过敏反应药物,并且在医生指导下停用药物。
手术前,禁饮禁食是必须要严格遵守的。因为如果吃饱喝足后,胃部饱胀,麻醉后容易引起反流,胃内容物由食管、咽喉部进入气管、肺内,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针对小儿术前禁饮食有规范指南“2-4-6-8”,即麻醉前2小时禁饮,4小时前禁母乳,6小时前禁碳水食物,8小时前禁脂肪类食物。在山西爱尔眼科医院,儿童眼科手术麻醉一般会安排在上午进行,医生也会根据情况给孩子静脉滴注含糖的补液来保证体能。
山西爱尔眼科医院麻醉科主任高增斌表示,理想的麻醉需要特别精准,既能让小朋友的大脑感受不到疼痛,又能让他们的身体不会逃避或抵抗手术治疗。当孩子的病情确实需要手术,而全麻的受益又远大于风险,家长应相信医生的选择。麻醉有风险,但麻醉医生会竭尽全力保证患儿安全。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