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07 22:21
#头号精品计划#
前段时间我看了好多关于极简生活的视频,深受触动,决定给自己的生活来个大改造。
本以为这样能让日子过得轻松点,没想到这一折腾,反而把自己逼到了墙角。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这段经历。
刚开始改造家里的时候,我充满干劲。把所有能看见的东西都收起来,客厅、卧室、书房,连个发圈都不许露在外面。第一周确实感觉特别好,家里干净得像样板房。
但很快问题就来了。一天早上赶着上班,找不到放在某个抽屉里的公交卡,翻了半天柜子也找不着。最后只能打车,花了50块钱不说,还差点迟到。
家里人更是叫苦不迭。老妈每次来我家都要问东问西:"眼镜呢?""遥控器放哪了?"
"充电器怎么找不到了?"我自己都答不上来,只能陪着她到处找。找着找着,她就开始数落我:"你这收纳方式不行,看着是干净了,实际上添麻烦。"
为了保持这种整洁,我每天下班回家就开始收拾。谁要是把外套随手搭在椅子上,我立马就收起
来。渐渐地,连家人都开始抱怨:"在家里还得紧着神经,生怕把东西放错地方。"
说到收纳就不得不提那些号称一物多用的神器。我买了个带拆卸把手的炒锅,销售说这锅能炒菜能上桌,还能进烤箱。听起来很美好,买回来才知道有多麻烦。
第一次用的时候,我炒完菜,照着说明把手柄拆下来,准备端上餐桌。
结果手柄没卡紧,整锅菜直接扣在地上。不光炒的菜没了,地板还得重新擦,忙活了一个晚上。
还有那个所谓的多功能行李箱,花了一千多买的,号称能变大变小,适合各种出行场景。
等到真正要用,光是调节尺寸就得研究半天。箱子本身就重,等装完东西,拖着走两步就累得够呛。
最让人头疼的是断舍离。我看视频里说,要扔掉不常用的东西。于是把家里的数据线、充电器,还有一些收纳盒都扔了。
没想到第二天儿子就问:"我的遥控小车怎么充不了电?"这才想起来,那根专用充电线已经进了垃圾桶。
类似的事情还挺多。去年入冬前,我把夏天的衣服都送人了,心想反正明年再买新的。等到第二年开春,又得重新添置一整套行头,花了不少钱。
这还不是最过分的。我看有人说极简就是要克制欲望,不能随便买东西。
于是给自己定规矩:不点外卖、不喝奶茶、不买新衣服。坚持了一个月,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有天加班到很晚,饿得不行,想叫个外卖,想起自己定的规矩又忍住了。
结果第二天实在憋不住,一口气点了三份外卖,吃完还去买了两杯奶茶。不仅没省钱,反而花得更多。
收纳也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我原来用的都是普通收纳盒,看了极简视频后,非要换成那种高档的。
一个简单的收纳盒要七八十,买了一堆回来,摆在柜子里确实好看,但回头一算,光收纳用品就花了大几千。
还有化妆品。本来护肤品、化妆品都摆在梳妆台上,用起来顺手。
后来为了追求极简,全都收进抽屉,分门别类放好。每天化妆要打开好几个抽屉,找东西找得烦死人。
最搞笑的是社交。看人说极简生活要减少社交,我就开始推掉朋友的邀约。
一个月下来,发现自己除了上班就是待在家,周末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搞得同事都以为我出了什么事。
经过这一系列折腾,我总算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方式不是别人定义的,而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生活习惯也不一样,没必要强行模仿别人。
现在我家里还是会收拾,但不再追求极致。常用的东西就放在手边,用完了随手擦一擦、收一收就行。
买东西也不再苛求非要多功能,觉得实用的就买,不实用的就算便宜也不要。
这样的生活方式虽然算不上完美,但至少不用整天提心吊胆,担心物品摆放会破坏家里的整体感。
家人们也都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在家好好休息,不用再小心翼翼。
生活本来就应该轻松自在,何必为了一个标准把自己逼得太紧?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句话一点都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