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1-18 09:29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看到一盆朽木盆栽。
远看时,只感觉布置得很有巧思。
一截枯木之上,是一丛开得正好的石斛。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恰似枯木逢春,荣与枯的碰撞,能欣赏出别样美感。
都说朽木不可雕,但这番话未必切合实际。
经过风吹、日晒、雨淋的朽木,拥有非自然力量不可塑造的曲线。
在布置盆景时,倒是极好的素材。
那天看到面前的枯木盆栽时,本来已经动了念头,打算买回来摆在阳台上慢慢养着。
但凑近后,有些失望。
倒不是说,那一丛石斛花开得不美,而是底下的朽木味太煞风景。
闻起来就是潮潮的、闷闷的、湿湿的,植物腐烂过后的常见怪味,并不好闻。
一刹那间,还产生了两、三分熟悉感。
曾经在试喝老白茶时,也从中闻到过类似的朽木味、枯枝味、树叶腐烂味……
当然,最终试茶结果毫无争议,又是一款渥堆做旧茶,年份半点也不真。
提到老白茶的做旧鉴定,渥堆做旧可谓重灾区。
数天之前,刚翻到一段茶评。
“去年买过一箱2016年的寿眉,叶片颜色灰黑没有绿,泡后茶汤10秒深红,几泡后逐渐变浅。刚打开有明显甜枣香味,冲泡后有股像灰尘的味道又像是树叶腐烂的刺鼻味,入口涩微麻。”
结合描述中提到的情况,这是典型的渥堆做旧茶。
从这段茶评能梳理出不少细节,可供大家好好认一认渥堆做旧老白茶的真面目!
《2》
一、2016高山寿眉,叶片灰黑。
2016年的茶存到现在,已经过去8个年头。
八年时光,弹指一挥间,不至于让一款白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正常白茶寿眉刚加工出来时,叶片基础底色以绿为主。
春寿眉,叶片是多种不同深浅浓淡的绿。
深绿、墨绿、草绿、灰绿等,交织交错。
而白露、秋分等节气产的秋寿眉,叶片照样保留以绿为主的底色,但沐浴在充足秋阳下,陆续形成斑驳的土黄、砖红、古铜等点点斑块罢了。
所以,不论茶友口中提到的2016寿眉是春茶或秋茶,新茶起点都是以绿为主。
经过长达8年的后期陈化,白茶的基础叶色也不会贸然改变。
随着存茶时间递增,所影响的只是色彩饱和度,看起来没有当初那么光鲜亮丽。
但整体底色不变,叶片该绿的地方,仍然以绿为主。
从新茶的深绿、草绿、灰绿等,逐渐降低饱和度,转为更暗沉一分的绿。
对比我们仓库里,同年份的各式寿眉,它们中没有一款是彻底转成叶片灰黑、单调一色的。
据经验分析,这类通体一色,毫无自然层次过渡,全部发黑偏褐的白茶,十有八九是渥堆做旧速成。
将茶叶采收入厂后,没有及时摊开晾晒,而是厚厚堆积在一处。
受到闷堆不透气,不散热影响,这些厚堆在地面的茶,会像落在地面的枯枝朽叶那样,用不了几天就会变成黑褐一片。
《3》
二、10秒出汤,茶汤深红。
用盖碗泡老白茶,照常沸水冲泡,快速出汤。
往内快速均匀打圈注入沸水后,合上盖子,倾倒茶汤。
控制在10秒以内,将茶汤快速倒出来。
泡出来的茶汤,理应清透清亮的。
汤色乍一看,不会太深。
因为,头泡茶还处热身状态,内部的茶叶还没彻底浸透。
若是秋寿眉,受到叶片表面的蜡质层影响,滋味浸出速度稍微慢一拍,不容易泡苦。
所以,头道茶快速冲出来的茶汤,一概是浅色系为主。
最常见的就是浅赤金、浅琥珀色、浅柠檬黄色等。
唯独不应该出现发红的茶汤颜色。
毕竟,白茶是微发酵茶,发酵程度不能与红茶、熟普相比,内部极少含有茶红素。
当你在试喝一款老白茶,发觉头泡茶出汤,茶水颜色就是深深发红时。
任谁看了,心底都会起疑。
试问,白茶发酵度这么低,为何会泡出接近熟普的汤色?
转念一想就能知道答案,背后唯有渥堆做旧可解。
只有在制茶时,照搬了熟茶的渥堆,才会出现 这一抹不正常的发红汤色!
《4》
三、头道茶汤深红,再泡快速变浅。
这同样是渥堆做旧茶的重要检验特征。
白茶的渥堆做旧,与普洱熟茶的渥堆,是两个概念。
后者属于正常制茶流程,有章可依,有着明确规范。
而前者的制作出发点是为了做旧造假,目的不良。
不讲章法,贸然渥堆厚堆。
容易引起杂菌滋生,带来品质风险。
并且还会严重破坏白茶本身的天然风味物质。
让产出来的茶,内质受损,茶味被严重破坏。
因此,到了实际冲泡环节,会异常不耐泡。
不论是汤色,还是滋味,都下降得非常快。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头泡出来,汤色深红。
再次加水冲泡,前后两冲相邻茶汤,汤色骤然变浅。
这显然与正常白茶的冲泡表现规律,相背相离。
通常,白茶冲泡出来的茶汤,汤色深浅与滋味浓淡呈现“抛物线”规律。
伴随沸水轮番快速冲刷,茶汤颜色逐渐递增,茶味厚度不断上升。
待达到顶峰后,再缓缓下降。
断然不会出现,头道茶汤色极深,再泡就大幅度变浅的情况。
除非这款茶是做旧而来,被渥堆做旧严重伤害!
《5》
四、干茶有甜枣香味。
此处有两点重大猫腻。
一是,散茶出枣香。
二是,干茶表面带有明显甜腻枣香味。
老茶客们都知道,老白茶的枣香,不是所有茶都能陈出来。
一般是高品质的陈年寿眉饼,原料要好,压饼技术要好,后期仓储也要好。
三好齐全,才能陈出一饼枣香寿眉。
而散茶,由于没有经历蒸压,发酵程度比饼茶低,没有出现枣香的机会。
只是萎凋、干燥制成的散茶,发酵度轻微。
后期陈化8年、10年,甚至更久时间,出来的也是浑厚深邃的药香、陈香,与饼茶是不同的风情。
但散茶身上,闻出明显枣香,说明它的制茶远远偏离正常白茶制作轨迹。
大量加重发酵,堆积发酵,闷堆发酵,厚堆处理,才能出现这股偏闷的枣味。
并且,这点在接下来,也能得到力证。
因为,茶友描述闻香感受时,重点形容是干茶闻出甜枣香味。
这其实不对劲。
不论散茶饼茶,白茶的干茶香气一概是低调的。
闻着干爽、干燥、不刺鼻。
在没有被沸水热量唤醒激发前,将整饼茶拿起来闻,闻到的枣香也是幽淡型的。
反之,在一款散茶上闻出明显甜腻枣香。
且,闻着气息偏甜,泡开后没有枣香。
这完全能证明,此“枣香”非正常枣香。
这股闻着气味闷,不清爽,像隔夜红枣煮水后剩下的汤渣味的“枣味”,并不是正常白茶枣香。
充其量,这只是不当发酵产物!
《6》
上述提到的4点线索,每一条都是有力证据。
能直接锁定一款问题老白茶的渥堆做旧身份。
但,这还没完。
鉴茶,辨茶,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永远是从香气滋味切入。
经过渥堆的茶,或多或少都会带有渥堆味。
即便是一开始,表面闻到的甜枣味迷惑了你。
但沸水泡开后,再认真闻一闻。
先闻叶底,再揭盖热闻。
那股被沸水激发出来的腐烂树叶味,枯枝烂叶味,是渥堆味的典型。
不论说得再好听,闻起来气味古怪的茶,哪能让人放心喝?
即便鼓起勇气,浅尝一口。
茶汤不醇不柔,还带涩麻感。
这样的茶试过一次,永远不会再有下一次,根本让人喝不下。
贸然买入,又有何用?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