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1-22 09:24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周末清晨,雾正浓,是沾衣不湿的那种雾。
走到楼下,看到路边的山茶花,选在了这样烟空迷离的天气,施施然开花了。
红色的山茶花,无疑是阴天冬日里的一抹亮色。
按传统说法,山茶是冬月之花。
有雍容华贵之貌,无弱柳扶风之态。
绽开在寒冬腊月里,守清寒而独自浓烈。
让低沉肃萧的凛冬,变得热情,变得悠然,变得明媚。
大寒已过,立春不远。
腊月即将过半,年味越来越浓。
红山茶,是南方常见的年宵花卉。
它的花期够长,颜色够喜庆,花型足够美。
在准备年货时,除了年宵花卉,各式好茶同样不可少。
不少茶友近期在买茶时,除了会选足火岩茶、陈年白露饼、有机白牡丹之类“自己爱喝”的茶叶外,还会将目光投向红茶。
原因无他,红茶的受众范围极广。
过年之前,适当准备一点红茶,适合泡给长辈、亲戚、朋友喝。
红茶的“红”,本就迎合了年味。
再加上,那股香香、柔柔、润润的滋味,哪怕是再不懂茶的0基础新手,或者是平时根本不喝茶的人,也能为其折服。
不过,过年用红茶待 客虽好,但关于喝红茶的一些事,需要提前了解清楚。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到了茶桌后不怕没话题聊。
《2》
一、这也是红茶吗?为什么汤色不够红?
以前的老朋友过来叙旧,给他泡了杯桐木野茶。
将茶汤冲入玻璃公道杯后,朋友第一眼就看到了茶汤的不同。
忍不住好奇,开口就问。
“这也是红茶吗?为什么看着汤色是黄的。”
言外之意,是觉着这泡红茶的茶汤不够红。
其实,这是正常现象。
当茶友们遇到类似的问题,也不必过多纠结。
喝红茶,并非纯粹字面意义的“红叶红汤”。
根据各地红茶的不同制法,红茶的汤色深浅差别明显。
从金骏眉的汤色金黄,到正山小种的汤色橙黄、橙红,再到部分红茶的汤色红浓,深浅浓淡不一。
背后主要与一款红茶的发酵程度,内部的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含量占比相关。
观察红茶汤色时,只要面前的茶水清澈透亮,并且没有过分暗红。
不论具体汤色是橙黄,还是橙红,都是正常的。
毕竟半点不发黄(全程没有茶黄素参与),这样的红茶汤色反而不对劲。
《3》
二、一小时前泡的滇红,为什么茶水看着不透了?
涉及一个概念,名为“冷后浑”。
冷后浑,从字面上看,就是茶汤放凉后会变浑浊。
最开始,刚用热水冲泡出来的茶汤,看着还算清澈透亮。
但等到面前的茶水彻底凉透,却会呈现肉眼可见的浑浊感。
背后的原理,是因为红茶汤水内部的茶黄素、茶红素和咖啡碱等物质。
在茶汤自然降温变凉后,会不断络合抱团,形成浑浊感。
当它们处于高温环境,茶汤温度尚高时,则是游离状姿态,不干扰茶汤清透度。
喝红茶,冷后浑属于正常现象。
但不能凭此,作为绝对标志,认定有冷后浑才是好红茶。
因为国内常见的红茶里,不是所有茶都会具有明显冷后浑现象。
通常用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原料制成,内部含有多酚类较高的滇红,较容易出现冷后浑。
而正山小种、金骏眉、坦洋工夫等,它们出现冷后浑的概率较低。
除非是冬日室内气温低,且茶汤彻底凉透,才会出现轻微改变。
总之,对待红茶的“冷后浑”,仅需正常心看待。
但优质好茶,始终以茶水清澈、清亮、透亮为贵。
当你拿到一款红茶,不管它是什么茶,刚用沸水泡开,茶水还处于滚烫状态时,不论如何都不应该茶水发浑。
“热茶浑”与“冷后浑”是两码事。
那些刚用沸水泡开就发浑的红茶,品质很糟,不能随便买、随便喝。
《4》
三、红茶有烟味正常吗?
看具体情况而定。
一者是,买的是什么茶。
一者是,烟味闻起来是否发呛。
纵观茶圈,烟味也好,烟香也罢,它并不是红茶的标配香气。
除了个别红茶外,多数红茶的基础香型,仍旧是花香、果香、甜香、蜜香为主。
譬如,金骏眉、银骏眉、小赤甘等。
由于它们在制茶时,没有加入专门的烟熏处理,没有经历松烟熏制。
所以,不会出现烟香。
正宗桐木金骏眉的茶香标配,是高雅的花香、果香、蜜香三香交织,尾调常见令人心旷神怡的松林、竹林般的气息。
而传统正山烟小种,拥有特色松烟香。
袅袅松烟香,闻着颇具个性。
凑近闻,有几分类似烟熏笋干、烟熏柿子的香味。
能让人不由得想到,陶渊明笔下的那些归隐田园诗。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不过,对待烟小种的松烟香,茶友们要把握好尺度。
燃烧马尾松材,利于烟熏加工,处理到位的烟小种,让你闻到的是舒服、舒缓的松烟香。
在松烟香之后,桂圆香、悠悠山林花香等多元茶香,并不会缺席。
同时,这股烟香不会呛鼻、刺激、难闻。
当你在一款红茶身上,闻出类似被烧焦、烤坏的烟熏火燎呛鼻气味时,应该多警惕。
这是劣质茶的不良气味,并非正常茶香!
《5》
四、正山小种的“正山”是什么意思?
前段刚看到一段促销视频,卖的是红茶。
上面的标价,低到不可思议。
明码实价写着,某某农家正山小种红茶,年底促销让利,每斤只要50多。
百元不到,到手两大袋,还能再送完整一套白瓷功夫茶具。
每次遇到这种情形,想必会有很多茶友不理解。
“正山小种到底是什么茶?为什么批发价能做到这么低?”
这得从它的茶名说起。
有经验的茶客一看便知,“打骨折价”促销的正山小种都是假的。
它们充其量,只能算普通小种红茶,不能算正山小种。
因为,正山小种的“正山”,强调产区限定。
以武夷山桐木村为中心的若干公里范围,才是正宗产区。
超出这个范围以外的茶青鲜叶,再采下来制茶,即便完整照搬正山小种的加工过程,也没法复刻一模一样的桐木高山韵味。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从甜橘到酸枳,差得可不是一点。
倘若采用桐木关内的菜茶鲜叶为原料加工,哪怕是采小开面的三叶、四叶做原料,也远不止这个价。
按五十多一斤的批发价,连采茶的人工成本都赚不到,怎么可能会是真的?
《6》
赏花看花,神思沿着这一枝花游走。
人可以将自己放空,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
鼻尖闻着花的馨香,眼中望着面前的景致。
悠然天地间,默默感慨。
关于冬日,林徽因写过一首现代诗。
冬有冬的来意,寒冷像花,花有花香,冬有回忆一把。寒里日光淡了,渐斜……就是那样地,像待客人说话,我在静沉中默啜着茶。
雾气笼罩的冬月,难得看到山茶花开。
隔着窗玻璃,看楼下一树开了七八朵的红色山茶,默默泡上一杯《妃子笑》。
好茶,拥有治愈的力量。
借一泡元气满满,花香明媚的好茶,能一扫冬日沉闷!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