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2-16 14:30
【来源:株洲晚报数字版_株洲晚报】
卵—幼虫—蛹—成虫(蝴蝶),这是蝴蝶的一生。眼下正值冬季,为了抵御严寒,不同形态的蝴蝶各怀绝技。
以卵形态越冬的蝴蝶,因其外表包裹着一层厚厚的蜡质壳,就如同穿上保暖的狐裘锦衾,不但卵内的胚胎冻不着,还能借助冰霜雪雨的浸润,让硬硬的卵壳变得脆薄易破,在春风唤醒壳里的幼虫时,它才能破茧成蝶。
以幼虫形态越冬的蝴蝶,幼虫会从树枝或植物上爬下来,找个避寒的地方开始“冬练三九”,或吐丝筑巢抱团取暖,或以枯叶为棉被越冬。为适应环境变化,幼虫大多会把一身绿衣换成灰褐色“铠甲”,让自己完全隐蔽于环境中,躲避天敌的蚕食,以“骗术”求生存。
同幼虫一样,以蛹越冬的蝴蝶也会换一套与环境高度匹配的“新衣”,既避寒又避敌。
以上这些以卵、幼虫、蛹越冬的现象被称为“滞育”,即停止发育和成长。
最有趣的是成虫(蝴蝶)越冬,它就像北方人一样,在冬天来临前,会找个挡风避寒的地方“猫冬”。石缝树皮间、杂草丛中,以及农家院的墙缝、房屋檐梁等地方,都是它“猫冬”的好去处,这种现象被称为“冬眠”。北方蝴蝶越冬的秘密是:它体内含有特殊的甘油和乙醇降低了结冰点,从而提高了御寒能力。南方蝴蝶越冬方式则分为两种:一是学习北方蝴蝶“猫冬”,二是形成迁徙习性。越冬蝴蝶会改变春夏独自活动的习性,群聚活动,一起迁移和觅食。特别是夜间,越冬蝴蝶总是“抱团取暖”。
(据《科普时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