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2-07 11:47
“医生,您可得跟我说实话,我是不是得了胃癌?”陈老爷子紧张地拿着手中的检查报告,声音略带颤抖,他最近总是觉得胃不舒服,再加上邻居们的议论,让他心生恐惧。
医生轻轻接过报告,扫了一眼,眉头微蹙,他详细询问了陈老爷子的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当听到“筷子”两个字时,医生的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
“老爷子,您家的筷子是不是用了很久了?”医生温和地问道。
“是啊,我家一直都在用木筷,确实很长时间没换了。”陈老爷子如实回答,心里却在犯嘀咕,难道筷子跟胃疼有什么关系?
医生微微一笑,解释道:“这可能就是您胃疼的症结所在,这木筷用得时间长了,很容易滋生细菌,对胃可不好,要想胃好,选对筷子可是关键。”
听到这话,陈老爷子顿时恍然大悟,原来,问题竟然出在这不起眼的筷子上面。
近年来,关于筷子材质与胃癌关系的讨论确实日渐增多。
筷子,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餐具,真的暗藏着健康隐患吗?我们又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筷子呢?
01
研究表明:筷子一换,胃癌几率少一半?是真的吗?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筷子的选择往往被忽视,尤其是木筷和竹筷因其传统和成本低廉而被广泛使用。
然而,正是这些看似无害的选择,可能正在悄无声息地增加我们患病的风险。
研究表明,长期使用的木筷和竹筷,由于表面多孔性,成为细菌和霉菌的温床。
其中,最为人们所忧虑的是黄曲霉菌和幽门螺旋杆菌这两种潜在的致癌因素。
黄曲霉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食物和环境中的霉菌,它能够产生一种名为黄曲霉毒素的强烈致癌物。
长期摄入含有这种毒素的食物,会显著增加患胃癌和肝癌的风险。
而木筷和竹筷的多孔结构为黄曲霉菌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
另一方面,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的一类致癌物,它能够在胃黏膜上定植并引发慢性炎症,从而增加胃癌的风险。
上海消保委的一项研究显示,使用超过六个月的筷子上,这些细菌的数量比新筷子多出30%以上。
02
筷子应该怎么换?
在选择筷子方面,市面上虽然有很多选项,但真正能够全面取代木筷和竹筷,并且在安全性、耐用性、以及易用性方面都适合家庭使用的,主要有两种类型:不锈钢筷子和陶瓷筷子。
1、不锈钢筷子
不锈钢筷子通常是由食品级304不锈钢制成的,这种材质不含有害金属,安全且耐用。
不锈钢筷子的优点在于它们不易变形或弯曲,易于清洗,并且不会滋生细菌。
相对于塑料筷子,不锈钢筷子在高温环境下也表现出色,可以安心用于各种烹饪场合,比如火锅。
虽然不锈钢筷子的摩擦力可能较低,容易滑落,但现在许多产品已经通过表面处理技术改善了这一点。
2、陶瓷筷子
陶瓷筷子是由氧化铝陶粉制成的,经过上千度的高温烧制和重压模具压制,使得成品筷子既坚固又美观。
陶瓷筷子表面光滑,几乎不留细菌,并且耐高温性能优异,适用于各种热食。
虽然陶瓷筷子可能较为脆弱,容易断裂,但只要妥善使用和保管,它们同样可以成为餐桌上的优选
03
这4种筷子坚决要远离!
1、五颜六色的筷子
这些筷子虽然外观吸引人,但为了达到这种效果,生产商通常会使用大量的涂料和染色剂。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长期的健康风险,尤其是在反复使用和清洗过程中,化学物质容易渗入食物中。
2、塑料筷子
虽然塑料筷子轻便且多彩,但塑料材质尤其在高温下可能会释放双酚A等有害物质。
质量较差的塑料筷子在遇到热食时还可能释放聚苯乙烯等有害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对健康极为不利。
3、气味刺鼻的筷子
如果新购买的筷子有一种强烈的化学或刺鼻气味,很可能是使用了工业硫磺或其他有害化学物质进行处理。
这些物质可能具有慢性毒性,长期接触会严重损害肾脏和其他重要器官。
4、没有防伪标的筷子
通常,正规大厂生产的筷子会有防伪标识,以证明其品质和安全性。
缺乏防伪标志的筷子很可能来源于小作坊,这些筷子的生产标准和材质安全难以得到保证。
筷子虽小,却关乎健康,选择合适的筷子,是预防胃癌的简单而有效的一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餐具安全,守护健康生活。
来源:CQTV安全与法
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蓬莱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