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2-02 16:53
全球一半食管癌在中国!再次提醒:这4种食物,真的少吃为妙
吴先生今年45岁了,正值壮年,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一切都是那么顺风顺水。
最近,他总觉得喉咙里痒痒的,像有东西卡着一样,他以为是最近吸烟喝酒导致的慢性咽炎,所以随手在药店买了些润喉片,也没太当回事。
可时间长了,喉咙的瘙痒感不仅没减轻,反而越来越重,有时候吃饭吞咽都觉得困难,甚至胸骨后面还隐隐作痛,吴先生开始有些慌了,赶紧去了医院。
医生询问了症状,又做了进一步的检查,最后吴先生被确诊为食管癌晚期。
吴先生一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不就是嗓子不舒服吗,怎么会这么严重呢?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居高不下,而中国,更是食管癌的高发区。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我们又应该如何预防和识别这一潜在风险呢?
01
食管癌一发现就是晚期?别与慢性咽炎傻傻分不清
在中国,食管癌的早期确诊率不到10%,而总体五年生存率也不足20%。
相比之下,早期确诊的患者五年生存率可高达95%以上,这强调了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性。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区分慢性咽炎与食管癌呢?
1、慢性咽炎慢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咽喉部瘙痒、干燥、灼热等症状,特别是在气候突变、吸入冷空气或者用嗓过度后,症状会加重,伴有咳嗽。
2、食管癌食管癌在早期多表现为咽部干燥和紧缩感,同时伴有胸骨后的压迫感或闷胀。
尽管两种疾病都会引起异物感,但是慢性咽炎患者的异物感主要在安静时明显,进食时减轻,而食管癌患者进食时异物感更为显著,常常有食物滞留感。
专家指出,食管癌的早期症状虽然不明显,但下面这几个警示症状不容忽视:
1、食管内异物感大约15%-21%的患者在吃饭时会感到食物仿佛粘附在食管壁上,难以咽下或吐出。
2、食用固体食物有梗噎感这种感觉虽然频率不高、消失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加重。
3、上腹部的持续不适包括疼痛、反酸、嗳气等症状,可能是食管癌的早期预警。
4、胸骨后疼痛不适特别是在吃完热食后痛感加剧,也可能是食管癌的信号。
02
全球一半食管癌在中国,这4种食物尽量少吃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2020年的数据表明,全球新增的食管癌患者中,53.7%的新增和55.3%的死亡病例都集中在我国。
食管癌在我国的高发区域主要包括河北、河南、广东潮汕、客家地区、江苏及陕西等地,这些地区的饮食习惯与食管癌的高发密切相关。
为了降低食管癌的风险,平时尽量少吃下面这4种食物:
1、太烫的食物经常食用过热的食物会对食道黏膜造成持续伤害,增加食管癌的发生风险。
2、腌制食物比如腌萝卜、腊肠、咸鱼等,这些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已经被证实可以增加患食管癌的几率。
3、粗糙食物长期食用粗糙食物会损伤食道黏膜,有可能导致食管癌前病变。
4、烟酒烟草和酒精是众多类型癌症的公认危险因素,其中就包括食管癌。
03
如何早期发现以及预防食管癌?
食管癌的早期发现对于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尽管食管癌在早期可能症状不明显,一些微妙的信号,比如吃饭时的哽噎感和持续的胸部不适不应该被忽视,遇到这些症状应该立即进行胃镜筛查。
根据上海市抗癌协会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的2022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食管癌高危人群应该至少每两年进行一次内镜检查。
如果发现轻度异型增生,建议每年检查一次;如果为中度异型增生,则每半年检查一次,以确保早期发现和治疗。
预防食管癌,可以试试下面这两个方法:
1、饮食选择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减少烧烤等可能产生致癌物的食物。
2、吃饭姿势避免蹲着吃饭的习惯,这一姿势会增加腹压,使食物在食管中停留时间延长,从而增加食管负担和病变风险。
食管癌并非遥不可及,它可能就隐藏在我们日常的饮食习惯中,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并行动起来。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远离那些潜在的风险食物,拥抱健康的生活方式吧。